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新年願望

再過五分鐘,2007年便宣告過去,迎來2008年,一個充滿未知素的年份,也可能是財富大轉移的年份。

中國崛起使全球以往達到的平衡全面打破,四十多億人組成的市場突然在這廿年間有十三億人湧入,政治、經濟格局全改,以往的做事模式、市場慣例要重新適應,在重組過程中,財富必然轉移,有運氣因素、也有能力的因素,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能是說目前的情況。

天下大勢,卅年河東,卅年河西,今天的落後,相對可能是明天的優勢,誰也說不準,世畀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話是如此說,但可能處事者在亡了以後才知道自己是逆的那一個,之前還以為自己是順的那一個,時也命也,有時不由自己作主。

過年不能不從俗,還是一句老話,新年快樂,萬事勝意,健健康康,無事常相見,便是我2008年最希望的事。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貝娜齊爾遇刺身亡

亞洲政治又再動盪,反對派領袖貝娜齊爾遭自殺式炸彈襲擊死亡。巴基斯坦政局又再動盪。

香港其實有不少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有問題莫謂對港沒有影響,香港人實際沒多大的國際視野,只看英美,有事埋身時才知道。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發生在身邊的事,能不關心嗎?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聖誕快樂

我不是基督徒,但聖誕我也覺得是普天同慶的日子,著重的是聖誕節的意義,我認為是跨宗教和文化的。

12月25日本是太陽之節,是羅馬王國將基督教定國教後,才成了耶穌誕生的日子,東正敎將1月7日作為耶穌出生日;更有人認為他出生於十月一日,正是共產中國成立的日子,也是79年香港地鐵通車的日子,如果聖誕在這天,我們偉大祖國也會慶祝,提早與國際接軌。雖聖誕無定日(12月24至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聖誕習俗的演化也不是純基督教本身形成,如聖誕樹、冬青、槲寄生及互贈禮物是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吸收過來,我覺得此節日已在自我成長,成為全球的節日,是不是教徒,已不重要,一樣可以慶祝。

聖誕反而重要的是聖誕節精神,聖誕奇跡是我渴望的,在平安夜的日子,無論各位有不同的的政治立場、宗教種族,今天都希望得到聖誕的祝福,各位同事、同學,朋友:

聖誕快樂!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還我舊香港

我喜歡以前香港的名牌電器及照相機的譯名。

Sony是新力,Canon是錦囊,Ricoh是麗確,Sharp是聲寶。

去你的索尼、佳能、理光、夏普。

I want to have Hong Kong, not Xiang Gang.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十二月

十二月是交易室清閒的日子,人人在等放假,要做事也提不起勁,養精蓄銳多一星期,2008又是搏殺的一年,更辛苦的日子在前頭,更使人好好珍惜現在懶散的時光。

一年前今天正好是到現今任職銀行面試的日子,一切仿如昨天,但又確實發生了,事情總在不知不覺中過去,正如女兒剛出生的日子猶歷歷在目,如今遺下的只有她嬰兒時的照片。原來人生到頭一無所有,剩下的是我來過,活過。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Asus Eee PC 701

廣告

Asus Eee PC 701

昨天買了一部Eee PC,跑linux,有齊基本功能,是填補Note Book和PDA之間的藍海,是本年話題之作。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投名狀

今天看了投名狀。

故事其實不是說三個肝膽相照的兄弟相煎的經過,應該是說龐青雲如何在谷低借助趙二虎、姜午陽的力量翻身的經過,他一生在賭,包括自己的命,去達到理想,在成功途上,即使是仇人也會向他低頭借糧。殺二虎和向魁字旗屈膝是同一個銀幣兩面。在人物塑造上,龐青雲攻心計;二虎心中只有義,當匪也光明磊落;午陽只是翻版二虎,單純的中國男人,祟拜大哥,相信女人禍水,相信兄弟情,與二虎一樣,真的相信投名狀,不惜以身殉;無辜的是趙夫人,無端陪葬。龐青雲從沒有相信過這一套,他會裝死,他會食言,他會害死兄弟,但在高官前仍是小弟弟,被更奸更惡的官弄死,死了也不知道是誰害的,人生的荒謬莫過於此。

演員方面,劉德華合格,但可能我先入為主,覺得二虎不合他演,他演龐青雲可能更有看頭。徐静蕾更會有可能愛上他;李連傑有戲演,也只是合格;金城武的戲也是一般,外型極討好,可惜性格不可愛,還看他如何演諸葛亮吧。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盈利預警

昨天香港金融管理局任志剛總裁為香港銀行業發出盈利預警,部份銀行今年會見紅,這不是危言聳聽,年底前如果市場無明顯改善,部份債券須減值的話(impairment),中小銀行本年的盈利會被抹去,出現赤字,就是大銀行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大家面對的是程度問題,五十步笑百步,不見得大銀行的經營會有過人之處。

本港銀行將資金放到債券市場不是今天之事,為了做靚NII(net interest income),不惜買入結構複雜的債券,不理以後怎麼樣,重要的是眼前有高coupon,一般做法銀行都不會把這債券放到fair value option上,大部份放到Available for Sale,所有市值變化不會在當年盈利上反映,只影響Equity。問題是像本年的危機價格動輒沒了一半,小銀行(甚至大銀行)的資本又能否抵擋得住,便成疑問。報章刋載中信國金(183)上月底宣佈向中信嘉銀注資最多二十五億元,估計與債券市值變化有關。

市場焦點在次按,銀行都說自己沒直接投資到這市場,但要注意的是次按問題引發的風險溢價和市場流通問題使債券普遍市值下降。自2003年開始全球credit spread一路下跌,所有銀行都因持有債券得益,今年來一個大反彈,幾乎所有銀行損手。好了,我想問的問題是:

  1. 為什麼銀行一定要持那麼多債券?是否說明資金沒出路?貨款需求不足?
  2. 為什麼大小銀行的經營模式都相類似?全世界只得一個Business Model嗎?

以上問題我沒答案,我只知道what makes you up makes you down,someday we'll pay。現在是pay的時候嗎?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閒在心上

今日抄了林行止先生文集的書名,確實人閒不閒是在心中的,不論是在做事還是在玩,人總有點忙,忙著睡覺也是忙,惟有閒在心上,即使上班也在閒。有人出錢給你閒,真是神仙也不如的生活,各位在看這blog的朋友,你們有嗎?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曾讀豐子愷先生散文,提到“漸”,原來天地萬物演化,離不開“漸”。

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如果明天便變成白髮蒼蒼的老頭,沒人可以接受,但如果是經過幾十年,却是自然之事,中間便是“漸”。學問有積厚之功夫,無知之黃毛小子,通過“漸”可變成老成持重之學者,也可成為無惡不作之歹徒,又是“漸”作怪。。如何利用“漸”,在乎自己,也在乎天命,每人都逃不了。

然而,香港要“漸”有普選,讀網上新聞,何鴻燊說2017年普選嫌太早,2020年後才考慮。他又稱社會穩定,大家安居樂業,毋須普選。這不是“漸”,是“無”,根本不想給你普選。中國人有飯食,不如乖乖地,搞咁多事做什麼?到政府不好時再談普選。問題是現在不爭取,到時天會跌普選給我們嗎?

這些言論聽得多,歪理也像是真理,這是不是也是“漸”的一種?温水煮蛙是不是也是“漸”?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今天偷閒一天,什麼也沒做,出了街四處亂走,無所事事,但感覺實在太舒服。下一生可不可以選擇做二世祖?

從善如流

匯豐銀行在上週宣佈ATM最低提款額為三百元,今晚又宣佈改為一百元,還原基本步,據稱要顧及企業形象而作此決定。

現在有部份提款機設最低提款額為五百元,好像也沒什麼客戶抗議,如果匯豐只做不說,什麼事可能都不會發生,也沒什麼企業形象問題。這算不算另類禍從口出?

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

Beowulf

今天去看了魔戰王(Beowulf),真人變動畫的3D電影,原來此片有35mm、imax 3D及3D三個版本,我看的是3D版本,如果可以看Imax3D當然更好。






影片視象效果不俗,有時像看電腦遊戲,故事本是三千行Beowulf的古老英國英雄史詩,包裝成連環圖式的影片,全片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主角受妖后透惑一幕,在美女、權力之前,英雄也得融化,明白會產生惡魔也是以後的事。不知原著是否這樣,還是現代改編才會如此。

片中真的、假的,我分不清;現實中,真的、假的,我也是分不清。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挑釁

一段對話

“政府的預算案慷慨地減利得稅和差餉,但沒有顧及弱勢社群的艱難,尤其住在偏遠社區的失業和貧窮戶。...剛才湯家驊議員提及,民主和民生是不能分割,沒民主就沒公義,弱勢社群亦得不到照顧”

“今日的新議員,是昔日的舊高官。她對特區政府 提出批評,她還贊成說『沒民主,就沒民生』。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已表明會致力推進民主、發展經濟。但她既然說,沒民主就沒民生。記得她曾經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主持過經濟和福利方面的工作,除非她認為殖民統治就是民主,否則我不知道她當時所做的,到底是否民生的工作,還是官生的工作,或者不叫安生,是官生才對。她說在競選期間,知道了民間疾苦。原來除了忽然民主之外,還會有忽然民生的。”

第一段說的是,有民主才能保證有公義,而有公義才能保證弱勢社群的民生,因此民主能保證弱勢社群的民生。

第二段答的是,殖民統治不可能有民主,但一樣會做民生的工作,沒民主也可以有民生。推論是民主與民生無關。

我認為第二段答案不是回答第一段說話。如果要否定第一段的立論,一是反駁是否民主才能保證有公義,二是反駁是否有公義才能保證弱勢社群的民生,又或者民生是否就僅指弱勢社群的民生,其他的人不會理會,兩段中,民生一字是指不同的意思,其實是答非所問。

曾先生的回答流於人身攻擊,我對局長的水平感到失望。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銀行業績

今年銀行普遍在正常業務上錄得好成績,隨著經濟暢旺、股票上揚,財富效應都使銀行在本財政年度有明顯的盈利增長;然而,下半年美國的次按危機使明年的展望蒙上陰影,花旗、美林都在第三季度在債券投資上損失慘重,本地銀行大都持有債券,即使不是SIV、不是次按,隨著風險溢價倍增,mark to market會使資本金受壓,持有次按債券、SIV、CDO等更可能要在賬面反映虧損,全年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今年的花紅宣告泡湯。

如果各位相信市場會在明年回復正常,下年不要轉工,不然今天損失的如何能補回?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星島

少時我認識星島是星島足球隊,當時號稱噴射機,有張氐兄弟、張耀國、區彭年、譚漢新,教練是許竟成,南星大戰幾與南巴大戰、南精大戰並列。

在報業上的星島,自幼已不喜歡,永遠是親政府的,如無記錯,在日治時期曾改名香島日報,也是親政府的。今天的星島,更是擁抱政府,可能是胡仙要回報不起訴之恩吧,兩太競選時,全力支持葉太,打擊陳太,且看今天的社論《民主勝利了、還看選舉文化

“要真正評價今次選舉是否民主的勝利,不能簡單繫於個別候選人的勝出與否,還要看整個選舉的過程是否順利運作,制度是否公平,以及參與者是否遵從遊戲規則。換句話說,是整個選舉制度和文化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看了全篇文章,沒有明寫,但意思是選舉中有暴力,選舉論壇的候選人及助選人員表現令人失望,淪為大學迎新營互片格局,潛台詞是說這次選舉不是民主的勝利,將這次選舉的意義降溫。我有興趣知道,如果這次選舉是葉太贏他會怎樣說。

葉太說傳媒徧幫陳太,我看她所眼中的傳媒只有蘋果日報,除肥老黎這份報紙和半份信報外,好像沒有那一個傳媒不為她造勢,她又太看得起蘋果日報了。

還有一問題,如果葉太或陳太只以獨立身份參選,沒有了背後政黨的支持,這次普選結果又會是怎樣呢?這問題永遠沒答案。

陳太當選

陳太得票175,874,得票率54.8%,得到港島區立法會補選議席。

選戰不易打,這兩週所見的建制派用明星、港星撐場,用十成按揭抺黑,和台灣民進黨選舉手法無異,相對陳太這方可能沒這資源,斯文得多。斯文是符合陳太形象,但對其他民主派來說,是不是要檢討一下,打選戰有打選戰的樣子,陳太只有一個,陳太勝利未足以說明民主派能在下次選戰中得利,請泛民努力,找真正有心人來幫市民做事。

有時失敗未賞不是好事,以往躬在泛民旗下的人可能只是投機份子,(劉江華先生、梁安琪小姐也曾是民主派),在區選失利後仍肯用泛民名義出選的人,可能才是貨真價實的民主派。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人

在九七年時,我看了一本書叫《唱衰香港人》,當時未回歸,未有金融風暴,是香港人自我最膨脹的時候,內容非常尖銳,記得的內容有:

  1. 香港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易受大眾傳媒引導;
  2. 知識範圍窄,不重視人文科學

其他內容不記得了,但這是一警號,許多問題在回歸後一一浮現。我自己的看法是近年香港失去包容性,對問題看法遂漸歸一,容不下反對意見,沒有了百花齊放,強求所謂和諧,其實骨子裡是要在這裡生活的人變順民。社會祟尚的是金錢,評估一個人的能力是$,完全笑貧不笑娼,採用傳媒的看法作為自己的看法,傳媒又以膚淺的觀點反過來將新聞向大眾傳播。先不說別有用心的歪曲,有水平的新聞已不多見,見到的都是以銷量掛帥的娛樂事業,我的感覺是香港人只成了一個靚包裝的空心草,人講什麼便信什麼,什麼漢奸、十成按揭、人話係你就話係,有沒有想過真的還是假的?

以前看過一電影叫《搶錢夫妻》,許冠文和蕭芳芳演的,有一幕是新聞報告,當主持人講完新聞,許冠文對觀眾說,佢講你就信嗎?你有思考過嗎?思考訓練是大學重要的一環,今天的大學生,有多少人真的有去思考?無論你多努力考了CFA、FRM,重要的還是獨立思考。除金錢外,晴朗的藍天、孩童的笑面、情人的關懷也是有價值的。只追求金錢,是不是會失去了點東西?

我也是香港人,所有問題都在我身上存在。

稅單

今期稅單有點吃不消,可能要借貸度日,翻查一下,暫時以中銀的利息最便宜,今次可能會選用我舊行的服務,算是幫補一下他們的資本金吧。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次按

次按危機發展至今,是過去十多年發展迅速的信貨衍生產品市場一次回吐,終於讓投資者有機會反思過去在投資什麼,火箭專家發明的所費不菲的模型是多麼的脆弱,這次信心危機是一次總爆發,影響深遠。

香港銀行過去數年不斷賣給客戶結構產品,對普通人來說,賣的人不一定知道是什麼,買的人也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投資銀行賺錢,零售銀行也賺錢,錢從何來?

我什麼都不懂,因此我從沒有投資過結購性產品。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讓領導先走

觸目驚心一段文字記載克拉馬依大火經過

"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克-拉玛依大火十周年祭! 那场大火至今回响着一句话:“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国内部分官员的丑陋,在火难中曝光!无耻,永远写在中国官员的脸上!
      克拉玛依的大火, 映照出国内官僚最鄙陋残忍的一面。
      
      一、新疆克拉玛依市1994年12月8日大火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官僚为欢迎上级派来走走样子的“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的25位官员,组织全市最漂亮的能歌善舞的中小学生796人在友谊馆剧场举办“专场文艺演出”。
      
      因舞台纱幕太靠近光柱灯被烤燃而引起火灾。当燃烧的火团不断地从舞台上空掉下时,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官员出来叫学生们:“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学生们很听话,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动;等上级政府与教育局所有在场的26个官员都从第—排撤退到最后一排的出口处“先走”了之后,教师才开始 组织学生撤离,但此时电灯已全灭,大火已蔓延到剧场四周,唯一的逃生之路已被熊熊火焰堵住!(当时剧场只开放一个安全门,其余安全门均锁着)
      于是,学生们撤离火灾现场的最佳时机最关键时刻已被错过了!
      
      796名来自全市15所中小学的师生(每所学校组织最漂亮的40多名学生歌舞队)全部陷入火海之中,323人死亡,132人烧伤致残(注,另有一说:死325人,伤136人;此处采用法院判决书的数字);死者中有288人是天真美丽可爱的中小学生。
  
      在场的有40多名教师,有36位遇难,绝大部分为掩护学生而殉职。
  
      在场的克拉玛依市副处级以上官员有20几个,当时他们的位置离火源最近,离逃生门最远,竟“奇迹般”地无—人伤亡,而且走出剧场门口时还个个衣冠楚楚!
      
      这20几个官员名字,经考证如下(按官职大小排列):
  
       方天录,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克拉玛依当时是个仅有20万人口的油城,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副局长相当于市长。),在场的最高长官,不指挥打开所 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命。尽管他只被火星烧焦了几绺白发,仍然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找医生“检查身体”;尽管途中顺路经过消防队大门口, 它也不下车报案。以玩忽职守罪仅判处有期徒刑5年
  
      赵兰秀,克拉玛依市副市长,在火灾发生时仅是叫—个人走出去报警,也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命。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
  
      (以上二人是此次演出活动的主要领导人)
  
      唐舰,原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法院判决书语),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况丽,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只顾自己逃生”。她凭借著对友谊馆地形的熟悉钻进了 厕所,又凭著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哭喊也绝不开门;事后在厕所门外地上发现一百多具学生尸体。她还骄傲地告诉记 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朱明龙,市教委普教科科长。同样不指挥打开所有安全门和组织学生疏散,“只顾自己逃生”。判处有期徒刑4年。
  
      赵征,市教委普教科副科长。仅组织舞台北侧的部分学生演员撤离,“忽略了”舞台南侧的学生演员,也犯玩忽职守罪,免予刑事处分。
  
      (以上四人是此次演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另外,还有十多名市局领导,没人出面指挥学生逃生,没人向被大火包围的孩子们伸出援手。
  
      阿不来提·卡德尔,友谊馆副主任。犯有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原友谊馆主任兼指导员蔡兆锋,虽发生火灾时出差在外,但平时对友谊馆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不加整改(舞台纱幕离光柱灯仅23厘米,早被消防部门通知整改,却明知不改),对火灾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判处5年徒刑。
      
      友谊馆的服务人员陈惠君、努斯拉提·玉素甫江两人,未在场内巡回检查,火灾发生后不履行应尽的职责,未打开安全门,反而逃出馆外;陈惠君判处6年徒刑。努斯拉提·玉素甫江刑罚不详。
      
      二、至今没有追究“让领导先走”的法律责任
      
      当时的中*共报道均承认:有克拉玛依市教委的官员在火灾现场命令“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也有报道文章指出:本来可以避免这么多的学生伤亡,只因“让领导先走”而耽误了!所以“让领导先走”大大扩大了学生的伤亡人数!
      
      事实很清楚,是克拉玛依市教委的主持官员葬送了学生逃生的时间与机会!造成了本来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学生大批死亡的惨剧!作为大人,明知火灾的危险,却把孩子留置于死地而不顾,无异于故意杀害孩子!
      
      这么大的罪恶,竟被新疆的高级检察院、法院视而不见,至今没有追究其法律责任!更令人愤慨的是,至今十年了,没有听到当事人对此说过—句哪怕是后悔内疚的忤悔话!所以我们决不能饶恕或忘掉他们的罪行!
      
       全国人民多年来—直在追问:究竟是谁在大火之前宣布:“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人民有权力查清这个罪魁祸首!并把无耻两字永远刻在它的脸 上!我查了多年的资料,法院始终没有审理此项内容,连媒体的报道也故意将名字隐匿不报,不过众多报道众口—词地说是“市教委的—个领导”!
      
      查法院判决书和当时媒体报道,在火灾现场的市教委领导有如下2人:
      唐舰,原克拉玛依市教委副主任。
      况丽,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中心党委副书记。
      其余的均是科长或以下的小官,称不上“市教委领导”,也无权主持大会?
      所以,宣布“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罪恶命令的人,不是唐舰,就是况丽?或两者均是!
      
      考虑到唐舰更符合“市教委领导”的身份,所以唐舰应是下达“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罪恶命令的最大嫌疑人!
  
      令人悲愤的是,对此罪大恶极之人,中*共的法院轻轻地判了它,中*共媒体轻松地放过了它!
  
      1995年10月再报道—次法院的轻微判决以后,全国的媒体再也不敢吭声,国内人民对此责问道:
  
      那么多孩子为了让领导先走, 牺牲了自己, 他们死得无声无息.?
      那么多普通教师为了救学生, 牺牲了自己, 他们的姓名有几个被人所知?
      
       更卑鄙的是克拉玛依市当局,当时在全国媒体上宣布:将在火灾现场友谊馆建立火灾纪念馆,以纪念那些死去的孩子,并警示后人。可是,至今过去了十 年时间,什么纪念馆一个影子也不见!仅把己烧毁的友谊馆全拆了,空地成了空荡荡的—片“人民广场”,只剩下那些孩子的冤魂日夜在广场上徘徊。全国人民又被 克拉玛依市的臭官僚大大愚弄了一回!
      
      有网友指出:“即便在封建王朝,如果城池破了,县官是要死节的。现在的官员连封建道德都没有了!”
      
       “这样一个人间惨剧,如果发生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等,甚至台湾,那么责任的追究,将直指国家最高领导部门,教育 部长(国家教委主任),甚至国务院总理,都得引咎辞职。”而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的统治之下,真是成了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里公仆成老爷,主人要让儿子先 走(邓小人曾自称是“人民的儿子”);主人不能说话,公仆的臭文却全国“通稿”;在那里什么奇迹都能发生,例如领导害死了人民仍在当领导,而小学生听了领 导的话却永远学不到生!
      
      三、十年后,现在仍是“让领导先走”
      
      十年前,“让领导先走”酿成了一场国内人民的大灾难。伤亡之惨烈、后果之惨重,并没有给当局与官僚任何触动!十年来,全国各地官员仍然热衷于组织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热烈庆祝”的队伍,以孩子的天真笑脸,为官员的虚荣捧场。
      
      有时看到那些可爱的乖孩子们,被强令丢下学业,排队站在街头路边,忍饥挨饿地累了大半天,就是仅为了迎接那些臭大人,为了让它们的豪华车队“先走”,我就满腔愤慨!
  
      有网友指出,是孩子们的牺牲,才换来官员们的“先走”!是广大工人的下岗失业,才实现了邓小人的“让一部分人(实为官员)先富起来”!是广大人民的高学费高房价高医疗费的沉重负担,才撑起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官员的现代化豪华办公场所!
  
      所以,“让领导先走”、“让领导先富起来”,几十年来已成为国内当局官员的本性与恶习。它们以“为人民服务”、“三*个 代 表”等谎言欺骗国内人民已经五十年了,实际上它们仅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吸血鬼!
      
      十年后,央 视在今年曝出了“请大家猜一猜,别斯兰的学校人质事件中死亡的孩子的数量是多少?猜中有奖!”的丑闻,就充分说明了这些官僚与马屁精的丑恶残忍本性丝毫未改!
  
      十年前,让孩子留于死地而不顾!十年后,猜一猜孩子死了多少?
      ------国内官僚与马屁精的残忍与麻木,可谓与时俱进?
  
      所以有网友建议:应该在克拉玛依大火灾难现场建立纪念碑,刻上浮雕,画面是一群脑满肥肠的***官员践踏着稚气未脱的儿童在“先走”。碑上篆刻上血红色的一句话:“让领导先走!”
      
      四、怀念那些掩护孩子的教师
      
      在此次火灾中,唯一让人怀念与尊敬的是那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掩护孩子的教师。据报道:
  
      克市第八小学三年二班的老师孟翠芬是一位己经办了退休又返聘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人们在扑灭大火后发现她时,孟老师的头和背已被烧焦。但是,她的两只臂肘下一边护着一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的心脏还在微弱跳动,他还活着!”
  
      “第八小学校长张莉和市一中副校长倪振性,都是几次把学生推出火海,自己最后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然而他们的遗体都是张开双臂,还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在墙边围护着几位死去的学生。”
  
      “市第七中学的周健老师,在大火袭来时,正用力撑着往下落的卷帘门。”他只要向前跨一步,就可以脱离火海,可是他—直坚持着站在原地用肩膀撑起铁门,“活着的学生看见他最后三次用一只手往外推出三位学生,最后倒了下去”
  
      第一小学的大队辅导员李平老师,“戴着眼镜,瘦弱的身影好几次冲进火场救出十几名学生,直到再也无法靠近猛烈的火焰时,这位老师才一下子身体一软靠到墙上,她大喊了一声:‘我的孩子还没出来!’接着就昏倒在地。”
  
      人们后来发现许多老师的遗体,不是张开双手拉学生,就是扑在学生的身上-----老师们在危难时刻,分明是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最后掩护孩子!
  
      这次火灾中有40多位老师在场,就有36位遇难殉职!这些教师不愧是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可惜国内媒体令人惊诧地不作详细报道,也没有广泛宣传,使我们至今不知晓他们更多的英雄事迹!还有更多未被报道过的老师英雄,谨在此献上衷心的敬意!
  
      过了十年,很多人感叹,现在的老师大不如以前了!假如再次发生火灾,还会有那么多老师在火线上殉职吗?所以人们更加怀念旧时的过去的老师!全国人民永远怀念在克拉玛依大火中永生的师恩!
      
      五、是的,该让那些领导先走进地狱
      
      世界二次大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说过—句话:今天我带领人民打仗,是为了明天人民能拥有打倒我的权力!
  
      是的,真正为人民的政治家,是为了人民不再受独栽专制之苦!是为了还给人民真正民主的权力!是为了让人民拥有真正民主的权力!
  
       而中国的臭官僚,却臭不要脸地公然地在宪法里写上“全国人民要永远拥护一个X的领导,要永远拥护一个X党的专政”,并以此野蛮地剥夺了广大人民 的民主与言论自由等权力,使广大人民沦为贱民------在发生火灾时,人民的孩子也是贱民的孩子不能逃生,只能“让领导先走”?
  
      对此,国内网友在克拉玛依大火十周年之际,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民选的官员为百姓,官选的官员为自己”
      “让领导先走,是全世界几百年来最无耻的语言!”
      “让领导先走,操******领导领X袖!”
      “领导,哼,垃圾,不要看它们一个个人模狗样,千万不要把它们当人看!”
      “先走的领导不配做领导,不配做人,不配做动物,他们是地球的病毒”
      “和古代唯一的区别.老爷改成了领导.更无耻.虚伪.更丧尽天良”
      “这就是中国血淋淋的现实。究竟谁是最残忍的人?正是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这场大火,把什么都说清了吧!”
      “别斯兰的孩子死了,有全世界的人献花。新疆的孩子死了,死了就死了。为什么?”
      “那些领导和那些马屁精是最卑鄙的!”
      “恶的制度让人性泯灭!”
      “毒裁政党建于虚妄灭于虚伪”
      “让我们记住这笔血债,迟早要还的,要把它写进中国的历史.”
      “克拉玛依人怎么不造反呢?把这些狗屁’领导’都他妈揪出来当场打死!”
      “******狗官,真恨不得见一个杀一个!!!”
      
       有网友回忆了9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之难:由于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许多资产阶级富翁和贵族人士不是利用各种优势“先走”,而是纷纷主 动让出逃生机会,坚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一位富翁为此留下遗言:“我决不会让一个妇女儿童先我而死,我要死得象一个男子汉!”
  
      对比之下,国内那些“代 表 先进无产阶级”的“先走分子”,就是早生在90年前,也根本就是人渣!何况处于新时代,这些“先走”的国内官员连人渣也不够格,简直就是狗粪渣!
      
      在国内所有媒体对克拉玛依1994.12.8大火再一次失忆失声之际,我遥望戈壁滩上的蓝天白云,想起那些在大火中挣扎呼救的美丽可爱的孩子,想起那些以血肉之躯最后掩护孩子的可敬老师,我要大声诅咒那些“先走的”无耻残忍之徒!
  
      我想,为了这个从不敢直面现实又经常失忆失声的民族,为了我的孩子孙子今后永远不会置身于火海之中,我总结了一句话:
是的,该让领导先走,让它们先走进地狱吧!
  
      是为克拉玛依大火十周年祭!

過氣的陶、梁區議會辯論節錄

明報網站找到節錄,是著名的我讀Law o架的一段,在此轉載讓大家分享。

梁﹕公職人員最重要有誠信,我拿緊你這張社民連單張,你自稱是貨真價實的左派,但在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上,勞醫生卻以泛民代表身分參與篩選機制,究竟你是真正左派,抑或泛民,又或者泛民等於左派?

陶﹕梁小姐,你似乎不明白什麼是左派……

梁﹕你比較清楚,你是真正左派。我不是,我無政黨背景。

陶﹕對,你沒有政黨背景。但真正左派(梁﹕即係等於泛民)在社會政策的光譜上是有不同的,右派相信自由市場,左派是為基層奮鬥,所以泛民裏有不同的政治光譜……

梁﹕我問你是否泛民等於左派。

陶﹕梁小姐,你去修讀社會科學研究,香港常有認為左派等於親中,就是所謂的愛國、親共,其實左派在全世界的政治光譜上,只反映社會政策的傾向……

梁﹕你答我Yes or No,左派係唔係泛民啦。而且我不會讀社會科學,我是讀Law的。

陶﹕陶君行

梁﹕梁安琪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搞對抗沒有好下場

葉太在今晚立法會港島區選舉區論壇發這宣佈:搞對抗沒有好下場,這是徹頭徹尾的共產黨用語,不自覺中,建制派已自詡為共產黨,會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於我看來這只是牙牙學語,未夠火候。

正如葉太所言,民主沒專利,但她提倡的是是民主嗎?既說是普選,為什麼又要怕選出中央不想要的人,要弄一個提名會限制有資格的人參選?如果要北京肯首才成,不如由北京派政委,香港人自己選特首,有了北京政委的監督,港人再惡也飛不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山。

香港政治發展至今,許多人都忘了香港一國兩制對台灣的示範作用,鄧小平說過香港人可以駡共產黨,馬照跑、舞照跳,為什麼現在竟成了搞對抗沒好下場,不聽亞爺話,沒有好結果,你說這樣的一國兩制對台灣還會有吸引力嗎?

民主不是賜予的,是爭取回來的,爭取是不是搞對抗?如果說和亞爺有偈傾才可以得到民主,我們不要駡汪精衛了,他也只是要有偈傾來救國而矣。

杭州行






週四晚到了杭州,星期六三時多才從杭州蕭山機場回香港,公事不在此說了,有機會一見闊別了廿年的杭州,亦不失為人生快事。

廿年前後,除了西湖的水,整個城市不一樣了,上一次我是1986年經杭州到黃山玩,杭州應住了二至三天,今天所見的是一頗高檔的消費城市,也是旅遊景點,沒有了以往的純樸,或者是臨發展前的躁動(86年的感覺是一切蓄勢待發),同一條街,以前賣的是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子;今天賣的是法拉利、Gucci。今天地方好是好,個人像覺得差了點什麼,可能失去了的是回憶吧。正如徐先生所言,以前吃的是饅頭、油條,今天吃的是麥當奴,不是說現在不好,就是不一樣。

附相數張,以解這篇文章之悶。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在杭州



各位朋友,現在我身在杭州,住在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大飯店,明天準備跟一家軟件公司談合作的條件,不說不知道,我是坐寶馬到酒店的,國內人的生活條件比我好多了。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泛民選戰失利

十一月十八日區議會選舉泛民派議員大敗,對香港民主進程無疑是一次挫敗,但同時也是好事,舊一輩民主大老仍抱舊思維,是時候退下來,讓新人上場了。

香港要談民主,先要想清楚要怎樣的民主,要民主來做什麽。以前的說法是民主拒共,這實際是得不到香港大多數人支持的。香港有錢人會支持建制,基層會受民族感情支配,把愛現政府等同愛國,較認同民建聯,工聯會的思維方式,中產者慢慢成了少數派(M型社會?)反共的人越來越少,持無所謂的態度,即所謂中間派越來越多,如果民主只等於普選的話,北京只會將成功爭取普選的功勞交得匯賢智庫等親建制派,不會給你泛民。

民建聯已不是以前的民建聯,已經滲入了以前民主派一些特質的建制派,所以不能用回以前的思維看他們。建制派的最大問題是他們不會在根本問題上與中央意見不同,在中央要收買人心的時候,他們當然要為民請命;在中央要硬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手軟,在議會沒有反對聲音,只追求和諧,失去了制衡的力量,不是好事。

話說回來,有了選舉制度,結果是一時的,但制度本身起了一個監督的作用,在位者不能亂來,選民有權用選票選擇,今天選錯也不代表永遠都錯。只怕是有一天有人要廢除選舉制度,又有人不問情由投票贊成,在要緊關頭出賣選民利益,才是選錯人的致命傷。

制度非常重要,公平的選舉制度更重要,保證有能者居之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馬鞍山公園

星期天到馬鞍山公園一遊,遊人各適其式,有在草坪玩的,有玩遙控車的,有無聊的(鄙人是也),閒話休說,不如看相。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解說新聞自由

黃毓民先生解說何謂新聞自由和對新聞自由有什麼限制的形式,有興趣者可一看。



第一部份



第二部份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日本第一

曾幾何時,當日本經濟獨領風騷時,市上充斥日本第一,品質圈、Z theory,世人皆曰要學習日本,日本公司也到處收購,幾乎要買起美國,也買了不少藝術品,每日看新聞美國都要日本元升值,日本則說要刺激內需,不要依賴出口,87股災日本市也可要獨善其身,九十年代後,泡沫爆破,經濟衰退十多年,上述聲音逐漸消失。

代之而起的,是中國經濟起飛,人民幣要升值,中國也要刺激內需,股市暢旺,都處都談大陸的商機,中國公司也開始到處收購(最新傳要買皇蘇),國內大款比比皆是,大國崛起,真是現世中國人的驕傲。

然而,前車可鑑,日本、台灣之教訓就在眼前,中國的現實是只要經濟不能維持高速增長,政治上會受很大考驗,趙紫陽、胡耀邦的倒台,與當年的經濟也有很大關係。通脹往往就是一次經濟調整的先兆。中國現時所恃的,竟然是因為市場未開放,不會受到外國勢力衝擊,這是中國不走上日本和台灣舊路的防線。

這樣說來,換你是決策人,你開不開放市場?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笑話一則

今天又做文抄公,post一則在網上抄來的笑話

早前手提電話好流行有"語音撥號",你向住個電話叫:邊個邊個,咁個電話就自動撥去邊個邊個果度,方便好多咁話.有日放工搭地鐵,聽到係前面個西裝友向住 部電話叫:"八婆!",過左一陣(應該係條線通左),佢就對住個電話,用無比客氣既口吻話:"亞外母大人呀,我今晚趕唔到o黎食飯"....


另外,忽然想起一句歌詞: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想不起是那首歌,再想想便記起了,從來都沒喜歡過這歌,不知道為什麼記得歌詞,人本來就奇怪,實在也見怪不怪。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寫在港股開市之前

昨晚Dow Jones大升三百多點,幾乎收復上週開始下跌的失地,預期港股也會反彈,能上升多少是未知之數。

貪婪、恐懼伴隨炒賣而來,是投資者必須克服的心魔。只有沒盤的人才會冷靜,但沒盤的人又會流於紙上談兵,不上心,從圖表上看,港股會暫時見底,沒特別消息不在此水平大幅下滑;但頭、肩頂之勢己成,理論上仍應下跌,我看港股要回升是下年的事吧。

我是沒盤之人,上文只是紙上談兵,供有識之人笑話之用。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幫女兒閱讀理解的撮要

星期日為了讓女兒做閱讀報告,在一本談宗教的書作了撮要,使她可以做三百字的報告,現抄錄如下:

宗教是文明的產物,人類文明進化到相當的程度才會產生宗教。不同的文明會產生不同的宗教,宗教會大體反映社會整體的利益。

宗教特有的觀念包括:靈魂、鬼神和《天堂與地獄》。

靈魂:
宗教都信有靈魂存在,但形態不同。中國人信的鬼魂是看不到、摸不著,類似氣體的東西;基督教認為靈魂不滅,可以永遠存在。

鬼神:
神是宗教信仰、皈依的對象,神的特性有
1. 能力很大
2. 全知、全能、仁慈、公正
3. 有類似人的形象

相對善的神,鬼是惡的,人常把好的德性給神,而把壞的德性給鬼。對神的信仰,最好是尊奉有來歷、慈祥、公正的神,否則拜了不明來歷的神,會惹來一身麻煩。

天堂與地獄:
一般宗教都有天堂、地獄之說,中國民間相信三界,上界為神居住,中界給人和其他動物居住,下畀供鬼居住;基督教則有天堂為信仰者死後去的地方,下地獄為一信者受處罰地方之說。

宗敎特有的行為有:
1. 祈禱
2. 禮拜(膜拜)
3. 祭祀和犧牲
4. 齋戒
5. 禁忌

信宗教的人,都有虔誠、恭敬的態度,有神、聖的觀念,還有懺悔、贖罪的心態,許多時信徒還感到能與所這的神溝通。

中國傳統一個人可以信幾個宗教,夏、商、周是中國宗敎奠基時期,夏代尊天命,殷代尚鬼神,周代尚教化,流傳到今天仍有四種形式:
1. 祖先崇拜
2. 天帝崇拜
3. 鬼神崇拜
4. 巫祝占卜

由此民間發展出不同的信仰,中國人除相信彿教和道敎外,在民間較流行的信仰有觀音、關帝、媽祖、城隍、土地公等,以往一般家庭會設神位,供奉祖先。對自然界的特異物體,往往賦予生命產生信仰,如大樹、奇石等。中國人還會畏懼孤魂,民間觀念認為人死了要祭拜,否則淪為餓鬼。此外,民間還會祭祀傳說中的神,如女媧、嫦娥等。

此文應Kenny要求所貼,作為一個記錄。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打星

近日看羅莽的訪問,忽然留意到電視台有不少前二線的功夫明星會變成諧星,數數有:元華、劉家輝、梁家仁、羅莽等。一線的郤不會,如姜大衛、狄龍、元彪等,為什麼打星可變諧星?是因為以前功夫喜劇訓練有素?還是二線藝員沒得選擇?

話說回來,劉家輝算得上是一線的藝人,以往的少林卅六房是功夫片的經典,還有惠英紅,曾是1982年本港第一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是劉家良的御用女演員。說著說著,突然有點白頭宮女話當年的感覺。

網絡大熱之作

近期網絡大熱的陶君行vs梁安琪的選舉論壇,看看,個人覺得很有趣。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補選八候選人首次正面交鋒

立法會補選辯論

讀《羅德丞政海浮沉錄》有感

昨天在三聯書店有幸看見高繼標所著《羅德丞政海浮沉錄》,立即購買,原來已是第四版,可見本書頗受歡迎。

高高在上的羅德丞小弟有幸曾聽過他的電話,當年他炒外匯時,曾光顧本人任職的銀行,在我上夜班時接過他的盤,二千萬USD/DEM,在當時算是大盤,他的聲音當然傲慢,正如書上所言,他為最後的政治貴族,是港英時期的精英,在他眼中,一個小小的交易員算得什麼。

書中記錄了他脫離港英後夢想做特首的歷程,北京的線是打通了,姖鵬飛、魯平、李後都可以了,背後的支持是李鵬。然而,竟然沒打好與江澤民的關係,讓董建華冷手執個熱煎堆,真個時也、命也。書中所提及的人物有許多仍在政壇活躍,各政客躍然紙上,活龍活現,非常精彩,不知道他們看了此書有什麼感想。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今天參加了FMG慶功宴,想不到半被迫喝了很多紅酒,即時酒精上腦,發覺自己輕飄飄,即時要找地方躲避,要避風頭,不然的話,可能會在活了幾十年後第一次醉臥沙場。

不管如何,前線多賺錢是好事,風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災無難到公卿,no news is good news,一個人無事時不會留意身體的某部份,只有在有損傷或有病時才會留意到有事的部位,機構也是一樣,如果什麼時候都感覺不到風險經理的價值,這家很有機會是健康的機構。

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港股

近日港股波動,自上星期五起,連跌兩日後今天有一點反彈,純以技術分析,上升軌已破,三萬點變回阻力,上升動力已轉弱,個人覺得市況轉為橫行,短期內不看淡也不看好,至到年底。

在此聲明,我不太相信Fundamental的,我信技術走勢多點,Trend is your friend,let the profit run,cut the loss fast,嬴錢的次數不用多,捉到一次trend便可。沒有成交的股票不沾手,此類股票也沒有技術分析可言,個人深信外匯市場才是公平的市場,技術分析才有用武之地。

炒港股是刀口沾血的玩意,不容半點遲疑、姑息,消息市不是投資的時候,無理心理上、財力上,玩不起的不要玩,世間仍有許多其他玩意,不是非炒股不可。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再看色|戒

今天去看國內版色|戒,幾乎沒有了所有有關性的場面,也沒有了大部份殺老曹的場面。沒有了這兩部份,戲的份量輕了,只餘下精緻、好看,失了震撼的效果,原來這是重要的構成部份,沒有了戲便不一樣。

今天特別留意看結尾鄺裕民在死前望著王佳芝的眼神,沒有網友所言的憤怒,有的竟然是淡淡淺笑,又像是解脫,像他這種熱血青年,當烈士是最佳的結果,而且可以與王佳芝一起死,一個算是他辜負的女人,一死不足以謝天下。與其然說是王佳芝連累他,不如說是他令王佳芝走上這條不歸路,先是無端失去童貞;繼而賠上性命,又害她失去應有的初戀,死不足以向她謝罪,又怎會對她怨恨呢?

在死前,不知王佳芝有沒有想起她一生中三個重要的男人:父親、鄺裕民、易先生呢,對他們是愛還是恨呢?還是兩者俱有?又或者覺得走了這條路還是覺得不枉此生呢?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演歌

美空雲雀,生平可看此片。

銀行問題

第三季銀行的業績明顯下滑,受次按問題拖累,在信貸衍生產品活躍的銀行業績受損,投資銀行有美林,大銀行有花旗,Citi 包括CDO在內的定息業務錄得二十二億美元的虧損。

香港很多銀行都投資債券,有些行更當為提高淨利息收入的工具,過去幾年,在低息環境下,投資需求使Credit Spread一直下降,直到今年大幅反彈,what makes you up makes you down,或如梁錦松所言,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如果所有債券的mark to market都反映在本年的損益上,結果會令投資者大吃一驚,原來我們的銀行都是債券基金,不如自己買債券好過。

在互聯網時代,中介角色慢慢會没落,銀行作為Finance Intermediate,會步上此軌道嗎?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讀蘇先生Leadership有感

今天蘇先生寫的very good point,領袖須破格;忠於其專業,不斷充實自己;還要管理好自己的老細。

這觀點沒錯,但難做。破格的人不容易升到高位,可能早已中箭下馬,充實自己不是不好,但機會不知何時來,最後都要帶點運氣,管理波士更難,與第一種特質有時會不相容,破格之人不易管理好波士。

放諸毛澤東,他一定是能破格之人,所謂無法無天也,其餘兩點對他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革命之濟,在共產黨危急之時,必須有他這種領袖才能成事,穩健型只能守成。原來是時勢造英雄,人都是受命於天,在適當時候上位,生不逢時是人生一大悲劇。

上班

今天假期完結,明天好像有很多事待我回去處理,今天要早點睡。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放假

今、明天放假,見一個星加坡回來的老友。

昨天本來要安排假期同事的工作,但開會由五時到晚上十時半,什麼也做不了,早上開了Web Mail,在家處理了點公務。如果如此,我不用上班,Home Office可以了。

什麼時候才可以當SOHO一族?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Interesting Stuff

It seems funny, enjoy it.


Actual rebuttal from a rich fella to a materialistic woman:


25 Year Old Beauty Seeks Rich Banker
05/10/2007 following exchange took place on Craigslist - don't misss investment banker's response


'What am I doing wrong?'
Okay, I'm tired of beating around the bush. I'm a beautiful (spectacularly beautiful) 25 year old girl. I'm articulate and classy. I'm not from . I'm looking to get married to a guy who makes at least half a million a year. I know how that sounds, but keep in mind that a million a year is middle class in New York City, so I don't think I'm overreaching at all.

Are there any guys who make 500K or more on this board ? Any wives ? Could you send me some tips ? I dated a business man who made an average of around 200 - 250K. But that's where I seem to hit a roadblock. $250,000 won't get me to Central Park West. I know a woman in my yoga class who was married to an investment banker, and lives in Tribeca. She's not as pretty as I am, nor is she a great genius. So what is she doing right ? How do I get to her level ?

Here are my questions specifically:
- Where do you single rich men hang out ? Give me specifics - bars, restaurants, gyms
-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a mate? Be honest guys, you won't hurt my feelings
- Is there an age range I should be targeting ?
- Why are some of the women living lavish lifestyles on the so plain? I've seen really 'Plain Jane' boring types, who have nothing to offer incredibly wealthy guys. Then I've seen drop dead gorgeous girls in singles bars in the . What's the story there ?

- Lawyers, investment bankers, doctors. How much do those guys really make ? And where do the hedge fund guys hang out ?

- How do you rich guys decide on marriage vs. just a girlfriend ? I am looking for MARRIAGE ONLY.
Please hold your insults - I'm putting myself out there in an honest way. Most beautiful women are superficial - at least I'm being up front about it. I wouldn't be searching for these kind of guys if I wasn't able to match them - in looks, culture, sophistication, and keeping a nice hearth and home'.

An Investment Banker's Response:
Dear Pers-431649184:
'I read your posting with great interest and have thought meaningfully about your dilemma. I offer the following analysis of your predicament.

Firstly, I'm not wasting your time. I qualify as a guy who fits your bill - that is, I make more than $500K per year. That said, here's how I see it:

Your offer,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a guy like me, is a plain and simple crappy business deal. Here's why. Cutting through all the B.S., what you suggest is a simple trade: you bring your looks to the party and I bring my money. Fine, simple. But here's the rub, your looks will fade and my money will likely continue into perpetuity - in fac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my income will increase, but it is an absolute certainty that you won't be getting any more beautiful!

So, in economic terms, you are a depreciating asset. Not only are you a depreciating asset, however, your depreciation accelerates! Let me explain - you're 25 now and will likely remain pretty hot for the next 5 years, but less so each year. Then the fade begins in earnest. By 35 - stick a fork in you!

So, in Wall Street terms, we'd call you a trading position - not a buy and hold?hence the rub?marriage. It doesn't make good business sense to 'buy you' (which is what you're asking) - so I'd rather lease. In case you think I'm being cruel, I would say the following: if my money were to go away, so would you - so when your beauty fades I need an out too. It's as simple as that. So the deal that makes sense for me is dating, not marriage.

Separately, I was taught early in my career about efficient markets. So, I wonder why a girl as 'articulate, classy and spectacularly beautiful' as you has been unable to find your sugar daddy. I find it hard to believe that, if you are as gorgeous as you say you are, your $500K man hasn't found you - if only for a tryout.

By the way, you could always find a way to make your own money - and then we wouldn't need to have this difficult conversation.

With all that said, I must say you're going about it the right way. Classic 'pump and dump'. I hope this is helpful, and if you want to enter into some sort of lease, please let me know'.

理想國

胡錦濤先生在十七大的報告提出“五有”,描繪了社會主義天堂的理想國: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
  1. 學有所教;
  2. 勞有所得;
  3. 病有所醫;
  4. 老有所養;
  5. 住有所居;

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的意思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

以上的主要為左派的觀點,在中國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錢說什麼都只是說,什麼目標都不可能實現。

如果中國有一天會到此境地,不失為人間天堂,但願我能親眼看見。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自由行


國內同胞光顧香港的茶餐廳,我們去深圳羅湖城,如果說是自由行救了香港的經濟;香港人自由行在深圳又救了誰?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葉太的政綱

今天看了葉太的政綱,重點不在其內容,我覺得北京的手法很簡單,你們要普選行政長官,我會俾你,要立法會全面直選,我俾你,你選我欽點的人便可以了,選了她,什麼都有,前提是她聽我話,其他人不聽。

事到如今很清楚,權在我手,你就範,有糖食;不就範,一拍兩散,反正是你沒有普選,不關我的事。話說回來,普選制度不是恩賜,是本來應有的東西,現在變成統治者手上的糖果,像魚餌一樣,今天吃了餌,選了這樣的人,明天要再23條立法,可能沒有人會再出來反對,今天的甜頭換來明天的惡果,是誰上鈎?就是今天有權投票作選擇的人。

世上本來就沒有民主派,只有在朝、在野,親建制和反建制,一邊獨大永遠不是好事。一張選票,代表了一種價值觀,香港的政治發展,就看投票者名是否吃餌。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格言

上網偶拾佳句,與眾分享:

十六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有一句傳世名言:「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

這是檢驗國家前途的唯一標準,不是GNP。

天涯歌女

兩段片,可作比較。更可以和在《色|戒》王佳芝的一段作比較。







李香蘭的女高音唱法,好像不配合這歌。


在這片可一瞻李香蘭風華正茂時的風采。


上戶彩扮演李香蘭,如何?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亂局

紛亂的世界,看不通的時局。

上星期Dowjones大跌,日圓上升,歐元也上升,澳、紐也偏軟,看來又是拆利差交易。次按危機未解決,Credit Crunch仍在困擾金融市場,SIV之局要靠銀行放水解決,消息傳來可能會籌得六百億美元,但能否真正解困仍是未知之素。一般而言在此情形下股票市場不會很好,然而看香港股票、地產可以欣欣向榮,在國內庇蔭下,是否香港能獨善其身,擺脫世界的影響,只由奧運前A股不跌、北水南流即可令香港市場一支獨秀?到底是中國資金大還是世界的市場力量大?短期內鬥傻是可以的,在奧運前我們是在鬥傻嗎?

現在港股無人敢看淡,當一個市沒有人相信會跌的時候,是要準備計數的時候,玩不起真的不要玩。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雜相一堆

我的車

大龍躉

海鮮街一景

賣海鮮

吃海鮮


我很少在假期更新我的Blog,今天是一個例外。

文字不想寫了,不如登些照片。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人、情、大時代 (1)


昨晚終於看了近期熱門之作《色|戒》。

精緻的電影,如果細心看電影的服裝、道具、背景是賞心樂事,淡淡的懷舊色彩,重現四十年代的香港和上海,劇情有令人思考的地方,是寫情,也寫人性,也可看成是一班年青人因幼稚玩火而走向死亡的悲劇。請留意,劇中兩中年對頭人:老吳和易先生都沒事(除了老曹,成了第一次行動代替易先生成為大學生要摧毀的對象),死的是劇社的大學生,起因是熱血,幼稚的以為做點大事,由演戲變成玩真,最後賠上生命。

戲中我比較留意女主角的心理變化,請留意當王佳芝做麥太太和做自己時,有很大不同,做麥太時錦衣華服,做自己時只是普通一個女學生,當王佳芝在上海答應再做麥太太時,內心深處可能有寧當麥太,不做王佳芝的潛意識。不知是不是已埋下在漂亮的寶石面前,通知易先生走的伏筆。在片中,很能理解為什麼王佳芝會走這樣的歷程,會愛上易先生;但為什麼易先生會愛上麥太,不是太有說服力。美貌不會是原因,易先生要怎樣的美女都可以,要他動真情,要他信任,應還有其他東西。小說中描寫是王佳芝的身材,電影中說是王佳芝能令他輕鬆,性是否一重要元素?我看是。毛澤東也是這樣,殘酷的戰爭和權力鬥爭環境中,只有女人才能令他放鬆。醒握天下權,醉臥美人膝是男人的最高境界。易先生應也如是。

跟易先生比,鄺裕民只是一黃毛小子,只有易太太對他有興趣。三年前的王佳芝對他傾心,三年後經過易先生後,已不能再回頭,中間的過程可堪玩味。李安寫女人心理有一手,王佳芝是缺乏父愛的,的確較容易愛上中年男子,特別是有權有勢有錢的梁朝偉型的中年男子。

要談色|戒,很多東西想寫,但要去開會了,只得暫時擱筆,容後再寫我的觀後感。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風險識別

網上找到有關什麼是風險的文章,個人覺得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要做風險管理,必須知道什麼是風險,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便是風險識別,不知什麼是風險,不要談風險管理。

風險的定義是:目標實現的不確定性。

據此定義,要做風險識別,必先有明確目標,然後才有不確定性。即:

Risk = Objective + Uncertainty

這公式也說明風險不等於不確定,與目標無關的不確定性,不在風險管理考慮之列。

跟著,作為風險經理,還要分辨:

  1. 風險原因
  2. 真正風險
  3. 風險後果

原因是指項目中存在的一些確定的事或情況,它們會產生不確定性。
風險是指能對目標產生負面或正面影響的不確定性。即所謂有危也有機。
後果是指對目標的非預期變動,由風險發生而引起的,也有正、負面。

風險理只是管理第二項,管不到原因和後果。如果在風險識別過程混淆了原因和後果,會影響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以上是風險管理的第一課,完全和pricing和model無關。

最近頻頻遺失東西,小的是日文書,貴重的是電話,看來近日不在狀態,宜低調行事,不宜強出頭。

人需要順天而行,該退時應退,不順手時不搏,這是多年交易經驗告訴我的教訓,不可抗拒。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光華商場

上星期五在探訪金控風險管理部後,我到了光華商場一遊。

原來的光華商場已經拆卸,在附近建了一個臨時安置區,各租戶就在安置區繼續做生意,等新商場建成,再搬進去。這次參觀,感覺和以前的光華商場一樣,黃金格局,賣電腦及電腦配件,打印機代用墨,老翻電影,跟在香港電腦場所見的差不多。

附近有一間叫新光華商場的地方,賣的全是老翻AV,品種繁多,蔚為奇觀,有時間到台灣者可到此一遊。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出門

今天下午將乘搭六時半航班到台北,明天會探訪台北富邦銀行。

來了這裡差不多八個月,還未見過總行市場風險的同事,怎樣也說不過去,因此在年底前去一趟,認識有關的同事,日後說話也方便一點。

出門前行文至此,看今晚有沒有機會再作補充。

取車

今天收工跑了去九龍灣取車,自九四年至今,第一次換車,又是日產,十三年前後,科技進步了不少。

車上設備的用法聽了半小時才聽完,Keyless to go,不用匙開車,全用電子感應,負離子冷氣,閱讀燈應有盡有,車也不難開,由九龍灣開到藍田後已適應,再由藍田開往青衣,跟著回沙田,只差斜路開車,其餘問題不大,不過日後要多開車,現時車體感覺仍差一皮。

明天放工後要往台灣公幹,星期六前不能開新車了,遺憾。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文章分享

近日上網看到一篇批評 VaR 的文章,可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這文章的作者是Nassim Taleb,題為Against Value at Risk: Nassim Taleb Replies to Philippe Jorion。

文章開始有風險管理的九大戒律,說明作者是有買賣經驗的。

  1. 不熟不做
  2. 小事往往做成大損失
  3. 信人不如信已
  4. 小心常勝將軍
  5. 越多人多在同一市場對沖風險,越容易產生風險
  6. 留意各金融工具價格變化
  7. 過去沒事不等於將來也會沒事
  8. 不要相信平均數
  9. 只有損失才會學到教訓

以上金科玉律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此文日後再詳再介紹。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試用i-touch

i-touch不能利用vista 64 bit連接己成定局,我用mac book來連接,非常順暢。問題只是我在mac book沒有歌,試不了聽歌的功能,也未試看片的效果。不過用i-tounch上網和利用它來看you-tube真的好玩,上網很快,不過有時用手指點選網頁很容易大手指,選不準,經常要用放大功能。用來看you-tube除了不能用中文搜尋外,效果也很好,在家沒事時,懶得開電腦,就用i-toucn來上網,此機接收力也不弱,其他機收不到的地方,它仍有力上網,不失為一大賣點。

剛才上網看到christima Aquilera的香水廣告,可以一看。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香港股市

港股近日之波動不尋常,每日波幅動輒過千點,實力不足(包括心理、財力)之人不宜涉足,作為一投資者,現時是有點兩難之處,明知現在買的是泡沫,但又知道通脹會來,香港將會面對負利率,又知道泡沬爆破後會衰十年,你有錢現在投入股票、樓市,即使賬面賺錢,會不會走避不及,如九七年般變得一無所有?誰會在這樣的市場進退自如,低買高沽,然後等著泡沬爆破?誰有水晶球,請告訴我。

昨天收到i-touch,竟然不能在64 bit Vista下連接iTune,相信以後iPhone 也不可以,怎麼辦?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車路士終於嬴波

車路士作客以二比一擊敗華倫西亞,領隊格蘭終打開歐聯勝利之門。排陣是四五一,由祖高爾及杜奧巴建功。馬路達復出,米基爾復出,簡華拿路也復出,收起舒夫真高,有點似摩連奴的陣法。

一場勝仗稍減領隊的壓力,Grant能否坐穩領隊位還要走著瞧。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不賭是贏

昨晚剛說羅馬會小勝,原來是曼聯小勝才對,不過我算是贏了錢,因我沒下注。

上次提過試PCI NAS-01G的 BT 功能,我成功了,可以用此東西下載檔案,雖然只可有五顆種子,但挺方便,用此產品至今的印象尚佳,屬買得過的商品。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曼聯對羅馬

羅馬在奧脫福重還曼聯,上次七比一記憶猶新,今次個人相信有機復仇,羅馬會小勝一仗。

雖說雲達沙不能出場,古斯鍚有一定實力,曼聯問題在前鋒不在後衛,Roony無力入球,其他球員仍未合拍,戰鬥力不強。

且看今次眼如何。有興趣賭波的請留意,客勝有五倍。

林肯名言

人皆說不可以貌取人,但林肯說過,人必須對自己四十歲以後的樣貌負責,所謂有諸內形諸外,此說話不無道理。若此言當真,葉太是否須向其外貌負責?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陳太勝出初選

陳太勝出了民主派的初選,正式角逐立法會的港島東補選議席。

親建制的力量是很大,但也不是說民主派無勝算。在我來說,無論建制派的人士能力有多高,其死穴是沒有自由意志,亞爺做什麼便做什麼。如果有人訴我葉太有自己的思想,不會聽亞爺話,我會投她一票,不然,只會投她對家。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葉太參選

葉太終宣佈參選。

為了選票,終於為23條推銷手法道歉,也不忘攻擊陳太年齡太大,自己沒有酒渦。

現在的形勢很清楚是2017年前特首一定是全民選出來,但條件是中央只會將爭取普選的功勞交到親建制陣營的人,如葉太,使人覺得是他們爭取到民主,不是泛民取得民主。現實是沒有泛民以前的爭取,今天中央怎會有此策略?真的乖就有糖吃嗎?

政治錯綜複雜,希望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泛民初選答問大會

昨天聽完整個辯論會,總括而言,社民連的勞永樂達到了宣傳社民連政綱的宣傳效果,陳方安生則維持其前政務司的形象,温和的、有建設性的反對派,論形象鮮明、理論性勞永樂佔了便宜,新左派的理論很清晰,資本家是剥削工人的,所有公營事務由政府經營,要社會公義,關心弱勢社群,行累進稅,這都是新左派的主張。反觀陳方安生政治立場不鮮明,可能是公民黨的一套,要與中央溝通,不得罪亞爺,還要維護公務員利益,又不想失去中間選民的票,左右為難。要上台辯論,理論水平很重要,陳太未達此水平。

作為熱身賽,這是一好開始,期待日後多些高水平的辯論,真正能提高港人的民主意識。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左vs?

昨天錯過了泛民的初選辯論會,今天只看新聞報導,今日會補聽辯論全過程,再作評論。

乍看雙方政綱,勞先生的明顯是左派政綱,即是社民連的主張;陳太的我覺得是一個特首的政綱,作為一個立法會議員不易做到。

陳 方 安 生 與 勞 永 樂 政 綱 撮 要

《 陳 方 安 生 》
1. 民 主 管 治
‧ 推 動 2012 年 雙 普 選
‧ 維 護 高 效 率 及 高 士 氣 公 務 員 隊 伍
‧ 透 過 良 好 管 治 加 強 問 責 , 改善民 生
2. 教 育
‧ 加 強 特 區 政 府 、 教育 界 及 家 長 間 的 溝 通
‧ 支 持 小 班教學 、 關 注 副 學 士 質 素 、 改 善 幼 兒 教 學質 素
3. 經 濟
‧ 維 持 公 平 競 爭 環 境 、 保 障 知 識 產 權 及 消 費 者 權 益
‧ 創 造 就 業
4. 社 會 公 義
‧ 關 注 弱 勢 社 群 、 改 善 貧 富 懸 殊
‧ 支 持 全 民 退 休 保 障 計 劃 、 檢 討 醫 療 融 資 方 式
5. 可 持 續 發 展
‧ 成 立 跨 部 門 小 組 處 理 空 氣 污 染 及 全 球 暖 化 問 題
‧ 按 可 持 續 發 展 原 則 釐 定 城 市 發 展 及 文 化 保 育 政 策

《 勞 永 樂 》
‧ 1. 落 實 全 面 普 選
‧ 2. 取 消 區 議 會 委 任 制
‧ 3. 維 護 法 治 、 反 對 釋 法
‧ 4. 保 障 言 論 自 由 、 開 放 大 氣 電 波
‧ 5. 停 止 公 營 事 業 私 有 化
‧ 6. 改 善 貧 富 懸 殊
‧ 7. 保 障 勞 工 權 益
‧ 8. 性 別 主 流 化
‧ 9. 尊 重 少 數 族 裔
‧ 10. 增 建 公 屋 、 復 售 居 屋
‧ 11. 維 護 全 面 公 平 的 醫 療 環 境
‧ 12. 關 注 環 境 保 護
‧ 13.12 年 免 費 教 育
‧ 14. 制 訂 全 面 的 文 化 、 保 育 及 藝 術 政 策

陳太

  • 退

勞永樂

  • 復售居屋
  • 12


暫時到此,聽完錄音再論。

設定動畫王

星期日晚,我安裝了NAS-01G,此機號稱窮人的NAS,應無說錯。

此NAS不難安裝,我只是奇怪裝了iTune Server為什會沒有歌的,原來每次上載了歌後,要restart才能看見,無論放在什麼Folder上都沒有問題,解決了我一大疑難。

其餘的功能還未試,下一個要試的是BT功能,容後報告。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老細足球

摩連奴離開車路士,部份原因與香港式的老細足球現象有關。

現代管理,擁有權和管理權是分開的,股東出資,由專業人士管理,各得其所。如果大股東不斷干涉日常運作,不出問題才怪。理論上老細應訂方向,由領隊(CEO)具體執行政策,但中間的分界線不會很清楚,在人世上,沒有一清二楚的東西,只有是模糊的界限,由不同的人約莫地分工。強權的老細,配合一個聽話的執行者;不理世事的老細,配合一個獨斷獨行的CEO,都有協同效應,各有各得;但這組合如果改變,不理世事的老細+聽話的執行者,當無話可聽時會怎麼辦?強權的老細+獨斷獨行的強者,就得到摩連奴離開車路士的結果,原來都是悲劇。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Avram Grant接任車路士領隊


消息傳來,Avram Grant接任車路士領隊。

外間估計這只是過渡性安排,希汀克(Guus Hiddink)才是艾巴莫域治的心頭好。

摩連奴離開車路士


BBC報導,摩連奴已通知資深隊員他將離開車路士,週日車路士大戰曼聯不再與他有關。

Mourinho joined Chelsea in the summer of 2004 and led them to the Premiership title in his first two seasons in charge.

Last season they finished runners-up to Manchester United but won both the FA Cup and Carling Cup, a trophy they had also collected in 2005.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買書


今天到旺角幫女兒找教科書,書局關門了,又白走一趟,現在中學生買書真麻煩,難為了老爸。既到了旺角,跑去旺電看有沒有PCI的NAS-01G,又給我找到,原來值九百九十元,買了一台回家,過兩天再設定,這個假期有事做了。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竊鈎者誅、竊國者侯

今天在信報林行止先生評英國「北岩信貸銀行」擠提一事,提到政府不會讓超級大行倒閉,並指出 “從銀行接二連三出狀況,說明由金融界精英分子掌舵的銀行業,並沒有做好自我約制、自我更生的部署,因此,政府必須立法作出嚴苛的規管及監督。筆者向來主張放任自由,認為市場的事市場解決,然而,當市場的事由於害群之馬做出足以影響大眾的財富及生活的錯誤時,政府便責無旁貸。...銀行家的報酬不是來自他們辨識及迴避風險進而保障存戶客戶利益的能力,他們不過是運氣比較佳和懂有風駛盡里(windows沒有巾里字可選),即在經濟好景時不顧後果擴張業務而已。...出問題時,只要它們夠大,當局便會施加援手。”


看了此段文字,作為風險經理,深感無力。當有道德風險存在,銀行免去倒閉的風險,的確無須做任何風險管理,賺了是自己的,輸了是政府的。理論上在自由市場下,讓銀行破產,讓作了錯誤投資決策的投資者(存戶)損失,銀行才有誘因搞好風險管理,存戶才會審慎選擇銀行;當政府作了最後的支持者,存戶只會選擇高息的銀行,銀行也只會看短期的利潤(像對沖基金一樣),做風險管理還有什麼意義?只是阻住地球轉,阻人發達。英倫銀行在這次事件被迫出手,說明我們的金融系統病了,市場的事不能在市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原因在於銀行不按市場規律辦事:它不會倒閉,只要夠大。

如此政府的責任真的很大,怪不得HKMA要緊緊地看住本港的本地銀行。既然要救經營不善的銀行,不如走回頭路,由官來辦好了。不然,是不是銀行系統有天生的缺陷,要有一次大的重整?

P.S. 撮錄 John Mauldin's 本期"Outside The Box"一段文字,作為註釋:

Until last week, almost nobody in the markets had heard of Northern Rock PLC. And even on Friday - when Britain's fifth-biggest mortgage lender was officially "rescued" by the Bank of England in its first lender-of-last-resort operation for 34 years - most people in the markets saw this event as "a little local difficulty" compared with the mess in the US sub-prime market or German state banks. Yet over the weekend, it gradually dawned on us that the Northern Rock crisis could be the climactic event of the present liquidity contraction and could even turn into one of the biggest financial events in a generation, comparable to the collapse of the European Exchange-rate Mechanism, which occurred just as suddenly and in eerily similar circumstances exactly 15 years ago (on 16 September, 1992).

JohnMauldin@InvestorsInsight.com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戲王之王


這幾天看了戲王之王,看時令我想起喜劇之王,詹瑞文不是周星馳,我看了此電影完全沒有感覺。同樣在說一個對演戲執著的可憐人的故事,喜劇之王使我感動,特別是周緊握劇本不讓導演取回那一幕;還有是片中主題曲、吳孟達說的一番話臥底才是最好戲都使我留下深刻印象。來到戲王之王,一點也不感動,只見浮誇,完全做不到戲想表達的荒謬感。

阿Sa的演出有點突破,葉璇也不錯,詹瑞文演出一如既往,沒驚喜。話早說了,詹瑞文不是周星馳。

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

百辭莫辯

自製long weekend



近期身心疲累,今天一於偷懶不返工,休息三天(雖然東主沒喜)

昨晚去了試車,先試Tiida,1500cc的房車,車容易操控,只是我不很慣用自動波;隨後試Lafesta,七人的旅行車,天幕是它的賣點,2000cc車,有力。

上面是兩車的照片,現時仍未決定那一架。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iPod Nano 肥仔版


昨天收到新一代 iPod Nano,黑色的,把玩了一會,看了片,感覺不錯。初步評價:

  • 音質不俗
  • 新的操作介面亮麗
  • 解像度高
  • 螢光幕一流,夠光

我試過看片,效果比想像中好,側聞8G版本已斷市,要買趁手。

民主不是賜予的

近日親建制派經常有一論調,不要得罪亞爺,香港人乖乖地聽話,2012年就有普選,不識大體的話,(即所謂民心未回歸),水都無得俾你飲,誰人不聽,同亞爺搞對抗,便是破壞民主的罪人。

這是什麼邏輯?民主從來是争取回來,不是當權者賜予的,如此爭民主,取得的也只是假民主,要來做什麼?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超簡單經濟學

介紹一本書,中文名稱為《超簡單經濟學》,是Basic Economics: A Citizen's Guide to the Economy的中譯本。

全書共七部份廿四章,我只看了第一部份價格與市場,文字深入淺出,跟以前在大學的教科書不可同日而語。有些觀念我己模糊了,看了有如當頭棒喝,價格是資源分配的訊號,每個經濟個體根據價格發出的訊號作出抉擇,所有資源的使用通過價格來調整,只有在自由市場下價格的訊號才是真正的訊號,以人類整體來說,只有自由市場下資源的分配才最有效率。

資源稀少不因政府管制而改善,珍貴的貨品價格高的意思是保證要用的人才會擁有,當一粒鑽石政府規定只能賣十元,要買的人可能會圍繞地球一圈,在這價格當然沒有人去開採,這世界就可能沒有人能買到鑽石,這時就會有人叫政府出來生產,這樣下去所有事都由政府經營,價格發揮不了分配資源的角色,就註定經濟沒效率、衍生官僚主義,一連串問題便會發生。

上文是經濟的初階,但在香港的政客有多少人懂得,我懷疑。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Apple的價格策略

星期五聽網台節目,討論Apple為什麼大幅減iPhone的售價,我的愚見如下:

  • Steve Jobs的目標是iPhone要佔全球電話銷售量的百分之一,聖誕節的銷路是關鍵,如果一如金融市場所預料,下半年美國經濟放緩,消費力減弱,及早減價是有預見力的做法;

  • iPhone只在美國銷售,期間競爭對手會在全球推出類似產品,如果Apple在生產技術上有領先地位,減價可阻截對手進入市場,所謂有佢咁靚,無佢咁平;加上iPod touch的推出,讓美國以外地區可以用phoneless iPhone,構成一立體的策略不讓對手侵佔本來是Apple的市場。

各位讀這Blog的朋友可隨便發表意見。

2007年9月7日 星期五

湘桂大慘案

今天看信報中國21專欄,透露《財經》本期文章:血腥的一幕,揭露了四十年前文革時期的湘桂慘案,圍捕黑五類份子,宛如盧旺達的大屠殺,中國人殺中國人,然而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我不得不希望世間真有報應這回事,以還死者公道。

部份文章摘要如下:

这就是1967年夏秋之际,起源于我省道县,并很快蔓延到附近市县如江华、江永、邵阳等地及广西等地,挨家挨户集体大屠 杀手无寸铁的“黑五类”及其亲属子女的“湘桂大惨案”。被屠杀的“贱民”尸体顺湘江竟漂流到了衡山。整个惨案到底死了多少人,有人说5万,甚至有说10万 的。这血淋淋的事实彻底惊醒了我,摆脱了幻想,投身到对极左路线的斗争中去,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么是否由于这一歧视在程度上并不严重?只要看看过去数十年中国“贱民”的遭遇,特别是“文革”中以“湘桂惨案”为代 表,散见于全国的集体大屠杀,“贱民”们挨家挨户集体被枪击、棒打折磨而死,婴儿被抛入水中活活淹死,少女被强奸、轮奸,孕妇被轮奸强奸当场堕胎,然后被 杀死……其残酷悲惨程度与历史上“种姓歧视”、“种族歧视”,“犹太人大屠杀”完全有过之无不及。因此这一理由也说不通。
那么是否由于这一歧视在时间上很短暂?这一歧视盛行了三十多年,至今五十多年在中国大地仍未绝迹,整整影响两代甚至三代人。显然这一理由也说不通。

“湘桂大屠杀”首发地道县寿雁镇一凶手在1967年的惨案中亲手杀死四个“贱民”,而道县城关镇一被称为“日本鬼子”的 凶手则更甚,在该惨案中一人亲手杀死八人,包括把婴儿抛入滔滔的潇水活活淹死。可是这两个血迹斑斑、罪大恶极的凶手,至今仍未遭到任何处理。天理何在!国 法何存!至于强奸轮奸“贱民”少女,轮奸强奸孕妇致使其当场堕胎,然后将其杀死、酷刑、枪击、棍打、水淹……种种令人发指,连纳粹也自愧不如的暴行,国人 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谴责?
...

信中所述“湘桂大惨案”,指1967年8月13日到10月17日发生在湖南省道县的杀人事件。据有关调查记载,66天 内,由道县各级政府及武装部门部署执行的大屠杀死亡人数高达4519人,其中4193人被杀,326人被迫自杀。受道县杀人事件影响,零陵地区其余10个 县市也在不同程度上杀了人。全地区 (含道县)“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9093人,其中被杀7696人,逼迫自杀1397人,致伤致残2146人。
死亡人员按当时的阶级成份划分,包括“四类分子”3576人,“四类分子”子女4057人,有“历史问题”的贫下中农1049人,其他成份411人;其中未成年人826人,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的才出生刚刚十天。在道县的蚣坝区,仅八天就有1054人被杀。


有時間請看原文,保證震撼。以後不要說什麼日本鬼子殘酷了,中國人也不遑多讓。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新iPod



新的iPod公佈了,主要有iPod touch及新的iPod nano。

一如所料,iPod touch是沒有phone function的iPhone,最重要的一可以利用wifi上網,傳聞反應很快,藉得期待。

iPod nano特色是加上video功能,售價平了約五百元,這導致Apple股價跌了5%,如果未有的,可以考慮購入一台。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選舉

寫此Blog時,未知泛民協調後會派那一個代表出來港島東普選。原則上,民主派是以得到議席的多少作為成功與否的bench mark,但我覺得這已不是很重要,有議席與否,都不能在議會上取得多數,但不見得議員在重要問題上能起什麼作用,倒不如切切實實為實現2012年普選做點事,不要再空泛叫口號,要上街便上街,要激烈、要温和悉隨尊便,但不要什麼都不做,只是佔著議席,做空頭民主派。

9月3日,毓民公開呼籲陳方安生參選︰

今日偷懶,post片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銀行

今天信報發了J.Bradford DeLong一篇文章《流動性問題衝擊金融界》。

文章裡提到,銀行從本質上說,是:

  1. 接受存款;
  2. 提供貸款;
  3. 向其存款者聲稱他們的錢(其債權)比其資產更具流動性;
  4. 目的獲取淨利息;
  5. 最終依然安然無事的機構

現在的問題是銀行所承諾流動性出現問題,受到質疑。現在的銀行提供客戶的不只是以往的存、貸服務,反而類似基金公司,售賣不同的結構產品,供客戶提機,由於產品結構複雜,中間可以大賺一筆,銀行不會是信譽的保證。

金融界的轉變,複雜的衍生工具,使大部份參予者都在買賣一些自己也不知是什麼的東西,你不賣又可能即時趕不上別人的業績,只好放下身段,賣了再說,這做法孕育了以後的危機,爛攤子可能要由政府收拾,道德風險日趨嚴重,但這如一列高速行進的火車,市場生態形成後,沒人可以阻擋,直至車毀人亡為至。這是人類的宿命,金融市場如此,全球暖化問題也是如此。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陳百強- 一生不可自決 (MTV)

我罕有地喜歡陳百強的一首歌

北水南流:張立先生的看法

今天信報張立先生評北水南來,有其見地,特在這小地方轉述。

張先生的看法很簡單,資金只會向有機會的地方流,現在的投機機會是在大陸,不在香港;內地經濟起飛,在此時期自有其銳氣,有如香港的七、八十年代,而香港已轉入成熟期,會思前想後,不向勇往直前,為什麼內地人不在自己的地方投資,跑來香港?最後的例子是,香港人隨時可炒紐約、倫敦的股票,為什麼散戶不會涉足?只因不熟不做,如此類推,說內地資金會大規模投入本港市場,可能過份樂觀。

要炒一個概念,不需真實的理由,有人信便可。股票市場太多神話,一代一代的股神在一浪一浪的波動中淹沒,也有一代一代的勇者參予市場製造一個又一個神話,有時,這等於買六合彩,勝負與否,不是人的能力,只是機會女神肯不肯眷顧,在適當時候扶你一把。當然,坐在家中什麼都不做是不可能瞥見女神的芳蹤的。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共產主義

近日忽萌奇想,覺得共產主義可能實現。

當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各項生產工序不斷自動化,今天說生產流向廉價勞動力地方,很多先進國家的工人失去他們的工作,低技術水平的工人失業,財富慢慢集中到少數人手裹。當機器、電腦進一步使用,落後國家的工人收入改善,人力變得昂貴,用機器取化人大量生產是必然的,但當大部份人失業,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時,社會變得不穩定,本來產品是賣給人的,但大部份人沒有錢,有錢人又怎可以賺錢?此時社會主義出場,由國家再分配產品。好了,到了一極端例子,當社會資源豐富至垂人可得的程度,積累個人財富已無意義,即時說,生產力高度發展,會使私有制再沒存在價值。

好了,有了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人會做什麼?我猜人不再為口奔馳,就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在網上發放影片的種子,發放電子書,這都是無報酬的工作,但很多人樂此不疲,為什麼?只為興趣,如此下去,可以達成共產主義的理想: 各盡所能(為興趣而做)、各取所需(物資太豐富,無謂多取),這就是共產主義。

各位,有可能嗎?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中資銀行次按債券投資

中資銀行昨日公佈業績,披露了次按債券的投資狀況。無可否認,上市後,各大中資銀行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要受市場監督,不能黑箱作業,這是可讚的地方。

我有興趣的是前東家中國銀行在次按投資的情況。

銀行

總資產

債券投資

次按有關

估計損失

上半年盈利

百分比

中銀北京

7,676.17

2,552

96.47 (3.78%)

9.65

38.8

24.87%

工商

10,900

284

12.29 (4.33%)

1.23

54.47

2.26%

中銀香港

1,342

16

1.6

9.57

16%




上表是從報章上抄出來,單位是美金億元。估計損失是投資額的10%,損失不會反映在損益表,只會從資本中扣減;百分比是估計損失佔上半年盈利的百分比。如果次按問題就此打住問題不大,但如果下半年惡化,各位請留意本年度盈利能否應付會在資本金中扣減的債券市值。

還有一疑問:中銀北京債券投資組合佔資產的比重約33%,會不會過高?或者,中行是一家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