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偽人

香港娛樂圈的藝人對香港有過大的影響,他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斷向政府施壓力,謀取他們的最大利益。無論東周刊事件、阿嬌被偷拍事件、Edison事件,都以受害者自居,但作為以名氣賺錢的名人,引人注目能吸引普通人花錢,他們的新聞也定令人注目,不能只享名氣的好處,而不能忍受被人挖瘡疤的代價。說句難聽點,沒名氣的話,就是在IFC跳下來也沒人理。

香港幾年前通過有關平衡入口的條例,保障了一少撮圈中人利益,換來大多數市民的不便,不是網絡流行,香港人不知會失去多少見識,只能看這些藝人抄人的二流演出。還有,大部娛樂圈人都依附建制,早年台灣有市場,許多演員都是自由影會會員,個個都說反攻大陸;今天大陸有市場,個個都是愛國份子,支持葉劉淑儀,請找一個支持民主的明星來看看,我才會拜服。

香港日漸保守、偽善,是他們之過,同時也是你、我之過。 姑息者與行事者同罪,有看過《暴刧梨花》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