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按風暴至今已過了一年,發生的所有事,都說明風險管理是賊過興兵,用的工具都是在關鍵時刻失效的東西,2008快將過去,真的是時候反思何謂風險管理。
所謂風險管理,其實是要避開不想要的損失機會,買了貨要賣,要承擔買錯貨的風險,但不想要在運貨途中被火燒的風險;也不想要入貨太多的風險,要考慮萬一賣不出,承受不起而倒閉的風險,不冒無謂的風險,不冒過量的風險,永遠留一手,讓自己有存活的空間,這便是實務上的風險管理。世上無萬無一失之事,上得山多必遇虎,這是無法迴避的風險,旅行遇地震,只能自嘆倒霉,這風險管理不來。
銀行的宿命是承擔信用風險,收取信用風險的風險溢價,所謂high impact but rare happen的東西,就跟沽出deep out of money的Option一樣,大部份時間是收期權金,但一次意外可以致命,有黑天鵝出現(如次按風暴)即亡;當銀行從業員包括風險經理都是三年轉一次工,你告訴我,為什麼我不沽出價外期權,只要黑天鵝不在我任內出現,過了海便是神仙,股東的利益就讓股東去管吧。
1 則留言:
無論黑天鵝有沒有出現,你也管不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