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蝙蝠俠電影成了大熱話題,看過的人讚不絕口,網上有很多評論都給予電影很高的評價,特別是小丑的演出更評為超越積尼高遜,是另一經典。可惜的是演員己於本年一月身亡,此片成為絕唱。
我未看黑夜之神這一集,剛看過Batman Begins,相信三步曲的第一集是鋪排,第二集發揚光大,但對第三集不要期望過高,通常都是重複第一和第二集的元素,精彩而無驚喜,就像魔戒一般,第二集最好看,第三集是第一二集成功元素的翻版。如果新蝙蝠俠三部曲能打破此宿命,此導演會是高手中之高手,會在電影史寫下新的一頁。
電影未看,影評可以先上。香港夜景反映東西方大城市的對比,三部曲的主題是說Falling,第二集某些場面呼應第一集,蝙蝠俠為救賓客性命,不惜在生日會扮醉;第二集為救人質性命,不惜公開身份,看了第一集,再看第二集,前文後理會較完整,也會明白編劇的心思。
此段未完的未看電影的影評會擇日完成。
2 則留言:
林兄果然深諳看電影的箇中三昧。
小弟因為對上一集觀感甚佳,所以亦抱著熱切期待的心情罕有地進戲院捧場,看完後也加入唱好的行列。最深刻的感覺並不是在製作質素和暴力場面方面,反而是被蝙蝠俠為顧全大局,甘心去背負和承擔一切千夫所指但又非他所犯的罪名,毅然地選擇只能永遠在黑暗中孤獨地和邪惡搏鬥的前路所感動,其實一直以來蝙蝠俠這人物都彌漫著這種讓人深感抑鬱的悲劇性宿命,但過往的多套電影都好像未能將這方面如此明顯地強調出來。如果可以,林兄應該選擇如IMAX Theatre之類的場館觀看這部片,相信有更大的觀影滿足感。悉尼的IMAX Theatre票價的25澳元,連交通費對我來說實在太昂貴了,所以我只在普通映院看星期二的特價場(也要10元)。
期待林兄那編尚未完成的影評。
至今天我仍未看此片,下星期五會在IMAX看,要九十大元,應比番邦便宜。
我估計編劇是新一系列蝙蝠俠的強項,劇本完整,首尾呼應。蝙蝠俠孤身上路,是在他拒絕殺人以加入忍者隊伍開始,他選擇了黑暗和孤獨,也被選擇了墮落(自童年掉下枯井開始,是被選擇的),也是這一跌間接導致父母被搶匪槍殺,是不是有宿命的暗示?
影評是未完成,但未看前先評,待看後再評,也是好玩的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