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公投的意義
蘋論:籲請泛民以鋼鐵團隊參與總辭公投
2009年11月25日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的焦點是公投,而不是補選。儘管名義上是五區總辭和補選,但實質上是公投。因此,不能以選舉工程的勝負角度去看這個行動,而應以公投成敗的角度去觀其意義與成效。
首先,為甚麼要進行這次公投?
一, 爭取實現真正普選,既是普世價值,又是香港市民逾二十年不斷致力的目標,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二,普選已不僅是理想,而且是現實的需要。近幾年政府施政頻 頻錯失,立法會振作乏力,其根源在於體制:行政長官的認受性太低,立法會對政府無力制衡,而立法會大部份功能組別議員表現差劣,卻能連選連任兼自動當選。 換言之,《中英聯合聲明》定下的「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行政機關對立法機關負責」這個體制未能建立。任由政府犯錯和任由議員差劣的體制若延續甚或擴大其弊 端,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將會步向沉淪。因此,政治現實已到了不能不改變體制的時候了。三,中央已定下 17、 20的普選時間表,而政府的 2012政改諮詢則顯示,中央及港府擬想中的普選是假普選,不但擴大立會的功能組別,而且提高了特首候選人的提名門檻,政改諮詢提出的路線圖是一國兩制中 大陸那一制的路線圖,而不是香港這一制的真普選路線圖。面對假普選的設計,香港人不能不強烈表態。四,種種爭普選的行動,當然都有意義,但縱使一百萬人參 加元旦遊行,北京和港府仍可以說相對七百萬市民是少數。惟有公投才是最有力且無法扭曲的市民意向表達。
其次,變相公投是否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北 京反對《中英聯合聲明》進行公投,因為它認為香港人在中英交易中不應有角色;北京也反對將《基本法》交港人公投,因為它認為這是「一國」的主權。這些,我 們都不去質疑。但現時要進行的變相公投,不是就《聯合聲明》、《基本法》甚至香港獨立公投,而是就政府提出的路線圖是否符合《基本法》進行公投。《基本 法》規定要達致雙普選的目標,而《基本法》確認的兩個國際人權合約中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 25條訂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須使每一個公民都有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權;公約的第二條訂明所有公民不分種族、宗教、財產、政治及其他見解,享有公約的 一切平等權利。倘若未有普選,公約中有關選舉的規定尚勉強可以豁免。現有了 17、 20普選,而政府政改方案所提供的普選路線圖卻違背《基本法》的上述原則。這就需要香港人作一次大規模的「護法」行動。公投不是偏離《基本法》,而是要確 認《基本法》的原則。
其三,聚焦公投的總辭、補選應怎樣推行?
變相公投是極為莊嚴的事,所有關心政制前景的人士,都應積極參與,長期為香港爭民主的鬥士,更應排除個人與政黨的政治利益考慮,聚焦民主與公投。
五位總辭議員,和五位將參與補選的人士,都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願意作出犧牲的民主典範。因此,筆者呼籲,五區總辭須包括泛民三大黨的主席,即何俊仁、余若薇、黃毓民,他們須以自己的典範,表示願為民主作奉獻與犧牲。其他如民協馮檢基願參與,也應歡迎。
五位辭職的議員,不是真退,只是暫時退出議會兩年, 2012年一定挾更大的民主聲望重來。五位參選的人士,也不是真的要做議員,他們可明確承諾,在玉成這個公投大業後, 2012年必全身而退。
十人組成鋼鐵團隊,可發表宣言,可共同出席在每一個選區舉行的造勢大會。他們的宣言,盼能像馬丁.路德.金的講話一樣,喚醒已因彈性疲乏而放棄追求民主的市民。鋼鐵團隊很可能掀起市民投票熱潮。筆者期待,這將拉高補選投票率,而鋼鐵團隊也會高票獲勝。
除非筆者的籲請太天真,否則這會是可令總辭公投逆轉勝之道。要相信鋼鐵團隊的號召力,和市民的醒覺。這是一場許勝不許敗的公投大戰。 1.5億公帑用於選舉,可能太多,但用於公投就算少了。
面對鋼鐵團隊,建制派的可能策略是不派人參選。那麼泛民就可以派五個小角色來陪跑。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全港市民,有一個憑公投表達真普選意向的機會。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民主黨人的思路
如果五區投票結果泛民不能重返議會,說明香港人心變了,變了便是變了,不能掩耳盜鈴,活在自己編織的民主幻夢中,如果在去年立法會選舉你的政綱沒說支持2012雙普選,還說得過去,如有的話,即是說明爭取失敗,辭職是負責任的表現。待下次選舉用新的政綱讓市民選擇,不能帶一個虛假的民主光環,什麼都不做,因你叫民主黨就是民主,民建聯也有民主稱號,你們有什麼分别?
詹培忠一早看扁泛民不敢辭職,如今你真的甘於被人看扁?當年在97年6月30 日,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大樓告別選民,不參加臨時立法會,當時為什麼不說:「民主不倒退 議會不撤退」?第一屆立法會選舉,民主派議員能重返立法會,就因當時敢不入臨立會!今天,打著這樣的旗號,還能振振有詞,你不醜我也覺得醜。建制派的選票不因你不參加總辭而給你,民主派的選票必會失去,下屆選舉,你想在議會不撤退好像也不可能,但這等於是民主倒退嗎?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不濟的民主黨
民主沒專利,泛民的定義是爭取2012雙普選,不爭的話,你和民建聯有什麼不同?好了,政府推出翻叮方案,2012雙普選無望,只是推骨牌,又有什麼用?少數派在不公平的點票制度下,仍死抱議會規則,乘乘的聽話,反不了也沒所謂,以做議員為己任。民主黨的議員又不是反對派,不制衡政府,不制衡建制派,你想當議員請不要叫自己民主派,騙我的選票,入民建聯、自由黨自有鐵票分配,你當議員不是我選你的目的,請放下民主招牌。口頭民主我也可以,憑什麼要我信你?
在目情情勢下,應像當年臨立會成立,全體民主派議員請辭,這樣來得轟轟烈烈,也不負民主派之名,現在五區總辭也拖泥帶水,請不要再自稱民主派。戀棧權位,為建制派、反對派所不恥,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平淡
這便是常人的生活,日常的上學,天氣,有貼身的感受,歷史學家關注的事,讓事變為歷史再說吧。曾翻查廣島被原子彈襲擊後翌日的讀賣新聞,只在第一版中間有一則新聞淡淡的說廣島為不知名炸彈襲擊,戰爭期間,有炸彈、死人還是平常事,事後看的大事,發生時可能只被處理成小新聞。奧國大公遇刺成拉開第一次大戰的序幕,但在發生事件時,沒有人會預知第一次大戰會因此而起,只有歷史書才會覺得重要,只有事後才覺得重要。
歷史由英雄而寫,還是由凡人而寫,看你從那個角度看,大部份人都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活著?生活?人為何而生,這問題太哲學,也沒有答案,到有頓悟時,恐怕己過了一生。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iPhone的勁敵
Android強項有open market,與 facebook及Twitter和google account在通訊錄的整合,電話的質素(Sony、三星等),能集各家所長圍剿iPhone,未來真的未知鹿死誰手。Android不只在Smartphone上通行,跟著會在Notebook上跑,在Netbook市場上預期又下一城,有時服了Google,同樣具點石成金之力。
iPhohe、Hero都是玩具,但這玩具日後將會影響大家的生活,不可小看它們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