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Open Office
昨天下載了Open Office,在U1010上安裝好了,還未試過用,不知在小機器上打字感覺怎麼樣。這部UMPC用了三天,玩具感極強,但有時又挺方便,隨時可以用。最大問題是開機較慢,要三分鐘,開了後,Norman Virus Control要update,弄很久才可以用機,看來日後可能會有介乎Vista和Windows Mobile之間的OS。未知Apple會否加入此戰場?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補充報告
昨天還在搞Fujitsu U1010。用電池下載了Firefox、itune、Norman Virus control,裝了數個program,open office下載了一半,一個多小時便沒電了。可能上網+安裝程序會較耗電。
此電腦只有5.6吋螢幕,用來上網有一點吃力,不過可以接受。看著一部小小的機器,竟然在跑Vista Home Premium,有點不可思異。
此電腦只有5.6吋螢幕,用來上網有一點吃力,不過可以接受。看著一部小小的機器,竟然在跑Vista Home Premium,有點不可思異。
Fujitsu U1010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夾心人
風險管理之困難之處,在於取得平衡點。如何取得平衡點,並無法則可言。觀察所得,原來都是一套紅臉、白臉的遊戲。最高負責人一定要有權威,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權威來自他的專業;同時又要有一個做好人的角色,幫前線爭取所謂大老細的同意,也負責做溝通,唔掂拆到掂。這個角色不易做,天天在踩鋼 線,左右逢源,但很容易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其中苦處不足為外人道。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Hedge Fund
近日Bear Stearn旗下兩隻對沖基金出現問題,瀕臨破產,對美國債市未知會否帶來衝擊。
兩對沖基金的名稱為:
Bear Stearn 投入了四千萬美元,另從其他投資者集資五億美元,截至五月底為止,基金的資本部份有約六億美元,借入了至少六十億美元,主要持有以Mortgage backed bond、corp bond及其它貨款組成的CDO。
此基金的主要貨款者有:美林、花旗、柏克萊,美林己宣佈會拍賣基金的抵押債券,包括CDO、衍生工具、共值八億五千萬美元,此外,Deutche Bank也考慮拍賣大約三億美元Bear Stearn的資產,對金融市場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述,CDO、Credit Derivative只能是Mark to Model,Bear Stearn的估價己完全符合Moody's所發出的指引,問題最重要的是:即使符合sound practices,這類工具的估價仍是疑問。Tavakoli 更說:
"No one in teh subprime business wants to ask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y need to re-mark all the assets. That would open the floodgates. Everyone is trying to stop the problem, but they should face upt to it. The assets may all be mis-priced."
在風險管理角度,從來投資在没有第二市場的金融工具上都是危險的。特別要應用Mark to Model的工具更要留心。但現實是銀行的資產如Mortgage、P Loan都是不流通及不容易估值,反而CDO等工具往往只佔小部份資產。到底何謂危險、何謂安全有時要想清楚才可下斷語。
兩對沖基金的名稱為:
- 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Enhanced Leverage Fund
- High Grade Structured Credit Strategies Fund
Bear Stearn 投入了四千萬美元,另從其他投資者集資五億美元,截至五月底為止,基金的資本部份有約六億美元,借入了至少六十億美元,主要持有以Mortgage backed bond、corp bond及其它貨款組成的CDO。
此基金的主要貨款者有:美林、花旗、柏克萊,美林己宣佈會拍賣基金的抵押債券,包括CDO、衍生工具、共值八億五千萬美元,此外,Deutche Bank也考慮拍賣大約三億美元Bear Stearn的資產,對金融市場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述,CDO、Credit Derivative只能是Mark to Model,Bear Stearn的估價己完全符合Moody's所發出的指引,問題最重要的是:即使符合sound practices,這類工具的估價仍是疑問。Tavakoli 更說:
"No one in teh subprime business wants to ask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y need to re-mark all the assets. That would open the floodgates. Everyone is trying to stop the problem, but they should face upt to it. The assets may all be mis-priced."
在風險管理角度,從來投資在没有第二市場的金融工具上都是危險的。特別要應用Mark to Model的工具更要留心。但現實是銀行的資產如Mortgage、P Loan都是不流通及不容易估值,反而CDO等工具往往只佔小部份資產。到底何謂危險、何謂安全有時要想清楚才可下斷語。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左派、右派
今日拜讀一篇文章,談到山西洪洞縣,原來這裡是有名的蘇三起解發生的地方。如今這裡出名的是洪洞縣中共村支部王東己開設的黑磚窰,以拐騙、挾持、禁錮少年兒童和農民,威迫他們當奴工而出名。奴工營在全國都有,奴隸社會在廿一世紀的今天竟然在中國存在,為中國人者不得不汗顏。
由此我想到底什麼是左派,什麼是右派。在今天兩派的定義漸趨模糊,但社會主義本來屬左派陣營,在維基百科找了一下資料,左右分別有如下不同:
看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應是右派或是左派。但不管如何,在人道立場,奴隸社會在現代根本不應及不可能仍然存在。
由此我想到底什麼是左派,什麼是右派。在今天兩派的定義漸趨模糊,但社會主義本來屬左派陣營,在維基百科找了一下資料,左右分別有如下不同:
- 公平的結果是左;公平的程序是右
- 反對自由市場造成的不均等為左;而接受之則為右
- 偏好一個「更大的」政府為左;偏好一個「更小的」政府為右
- 平等為左;自由為右
- 一個現世政府為左;一個宗教政府為右
- 集體主義為左;個人主義為右
- 革新為左;保守為右
- 法律支配文化為左;文化支配法律為右
- 支持國家獨立、自治和主權—尤其是小團體為左;僅支持建立國家和政府為右
- 國際主義和世界觀為左;國家利益為右
- 認為人性和社會為可變性的為左;認為它們為固定性的為右
- 認為人性本善為左;認為人性本惡為右
看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應是右派或是左派。但不管如何,在人道立場,奴隸社會在現代根本不應及不可能仍然存在。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抄來的文章
今天抄一段文字,作為日後的紀錄:
2007年6月15日信報《從英美政制看一國兩制》作者:鄭赤琰
中港關係潛在矛盾
中央與特關係潛伏著的更尖銳的予盾是香港爭議著的政改問題定調在民主與反民主之爭持,而民主論調則直指特區政府必須完全擺脫中央的「干預」,以及以民主派自許的政黨甚至打出政綱主張中央不能「干預」特區行政首長的選舉,特首由一人一票產生,不必中央任命,選前中央不能篩選,選後更不能否決,否則便是打壓香港的民主,民主改革的定調如此抗拒中央,甚至把中央體國家主權的憲法條文所賦予的權力也視為打壓民主的企圖,絕難得到中央認同。
上文是全文的最後一段。個人認為在設計香港政改方向上,是重要的一個考慮環節。
2007年6月15日信報《從英美政制看一國兩制》作者:鄭赤琰
中港關係潛在矛盾
中央與特關係潛伏著的更尖銳的予盾是香港爭議著的政改問題定調在民主與反民主之爭持,而民主論調則直指特區政府必須完全擺脫中央的「干預」,以及以民主派自許的政黨甚至打出政綱主張中央不能「干預」特區行政首長的選舉,特首由一人一票產生,不必中央任命,選前中央不能篩選,選後更不能否決,否則便是打壓香港的民主,民主改革的定調如此抗拒中央,甚至把中央體國家主權的憲法條文所賦予的權力也視為打壓民主的企圖,絕難得到中央認同。
上文是全文的最後一段。個人認為在設計香港政改方向上,是重要的一個考慮環節。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身份危機
台灣人愛稱自己為亞細亞的孤兒,我認為香港人也是差不多。香港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統治者非我族類,97後,正如彭定康所言,previous colonialist走了,香港仍算是一個殖民地,colonialist給你多少權,你便有多少權,沒有任何剩餘權力。香港人明顯不是英國人,也不是中國人(是中國人的何需一國兩制?),到底我們是什麼人?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六四燭光
十八年了,香港市民仍每年此晚到維園悼念六四。儘管激情不再,但當日的心情仍記得很清楚,是非亦很清楚。我相信人的良知,即使口中說八九年春夏之交一場風波,心中所想的只有自己知道。一個人在形勢所逼須口不對心是可憐的,也是人生的悲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