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財政預算案

本年財政預算案好像沒有舒解民困的措施,無意對金融海嘯環境作任何回應,果然堅持小政府原則,你會同意LSD的做法嗎?








立法會多個派別的議員都譴責社民連三名議員,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預算案期間,推跌曾俊華擺放講稿的座架,及企圖搶去講稿。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不接受他們向曾俊華動粗,嚴重違反議事規則。民建聯的譚耀宗,就指行為不知所謂。無黨派的葉劉淑儀認為做法過分,主席應該更嚴厲執行議事規則。林健鋒、梁君彥和梁劉柔芬,指三人阻礙嚴肅的會議。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批評有關過激行為,破壞安寧,應受社會譴責。涉及的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被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勒令離場。會議一度中斷,曾俊華在復會後批評他們無聊、嘩眾取寵。政務司長唐英年亦深表遺憾,認為議員應該互相尊重、團結共渡難關。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忙裏偷閒

一星期怱怱過去,原來上次寫blog的時已是上週二,整整七天沒更新,創了紀錄。

這個星期只是想著工作、工作,未來兩個星期都會是一樣,工作忙,只能閒在心上。幸好同事幫忙,還是先做急的,不急的等變急了再做。

能閒在心上,還未算很忙,但願到此為止,阿門。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買書

近期三聯、商務減價,買了一些書,不過工作忙,未有時間閱讀。

有一本是介紹金融市場的,金融市場不停有創新,實際上在做自我毀滅的工程,實質經濟不波動,金融市場自己也會波動一番,危機是自我實現的,市況向上,不同的策略使它更向上;市況向下,不同的策略使它更向下,像戲院失火一樣。

金融市場到底有助經濟發展,還是摧毀經濟的元凶?沒答案。只是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發展和發展不足,同樣不是好事。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二十世紀少年

星期六買了二十世紀少年的DVD看,又是一套讓人會追看的電影。

電影有解謎成份,但愛上的是描述的少年夢,保衞地球,是在六年級時才信的任務,人大了,會忘了小時想的東西,成了白領,成了便利店店主,成了海闗人員,就是不會拯救地球,變成了大人。電影人物造型忠於漫畫,第一集在血腥除夕夜完結,朋友是誰,真相如何仍有待第二及第三集解說。

網上對此電影有不同評價,不管怎樣,起碼引起我看漫畫的衝動,廿二集看了八集,算快吧。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監管

左派思朝下,事事要政府干預,前提是人不可能自律,要政府插手,宏觀調控。

事實是,人不是全知全能,管的人多是外行管內行(內行也在騙外行),常理有時說不通,書本上的知識歸書本,不同層次的人也難溝通,一本正經回答愚蠢的問題,不知是誰玩誰。

遊戲規則是遊戲規則,一本正經玩遊戲,這便是工作。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外圓內方

外圓內方,是中國人做人的境界。也是古錢的形狀。網上查到定義:

所謂的圓,是指做人做事,圓滑通融
識時務,懂進退,謙虛謹慎,不鋒芒畢露

所謂的方,是指做人做事,有主張及原則
堅毅穩重,腳踏實地,意志堅定,不被他人左右

鄧小平做事綿裏藏針,周恩來也是箇中表表者。圓為包裝,圓潤貫通,能忍一時之氣;方是做人原則,亦為做人之根本,只方不圓、只圓不方,均難成大器。當日韓信忍胯下之辱,是為圓,能成多多益善的將軍,是其方的表現。但不能在富貴後功成身退,仍貪做王,是為不圓,未能知所進退,終惹殺身之禍。

今人做不成外圓內方,也萬不能外方內圓,即表面有骨氣,實為牆頭草,切戒。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忍ぶ川」予告編

又找到一部,美妙的電影世界

「復讐するは我にあり」予告編

這也是當年使我感震撼的電影。

「天城越え」予告編

大學時看的電影,讓我找到了

砂之器

近日狂買DVD,補看舊戲。其中一部是我中學時公演的日本片《砂之器》,港譯《曲終魂斷》,由野村芳太郎導演,是一部感人的電影。

電影改編之松本清張的同名推理小說,我花了一天看完五寸厚的書,電影雖有二小時,也只能簡化、改編,要全拍只能拍電視剷。松本清張是社會派大師,小說反映了戰後日本社會的景況。和賀英良出身卑微,為了向上爬,掩飾不光彩的過去,不惜殺人。片中父子流浪一段真的拍得很好,配上音樂,是出色之作。渚形權、渥美清在戲中有演出,丹波哲郎、森田健作飾演探員,卅年的作品了,不能不感嘆時光飛逝。

有時間還是多看電影,繼續我大學時的嗜好,能做影迷還是幸福的。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ザ・マジックアワー Magic Hour



星期五買了三谷幸喜導演的《ザ・マジックアワー 》的DVD,即英文的Magic Hour,香港譯名是《黑幫有個荷里活》,是我繼1997年的《ラジオの時間》後,再一次看到導演的作品。

故事內容不多說了,全部可以在以上的link找到,戲中好玩的是主角對電影的執著,與我要成名有一些相像,劇情妙想天開,但又不失人情味。故事是不可能的,但有時也會另人忍俊不住,像港產片常玩的錯摸。如果這片由香港人來拍,如在狀態的徐克,肯定更瘋狂,但也會控制不住,由日本人拍,始終有板有眼,認真製作,對電影有熱誠的,必能明白導演想表達什麼。

像前作一樣,此片喜劇包裝,寫的是情和誠,特別一提市川崑也有客串一角,成了最後遺作。不多說,請看片。